特區政府為第八屆立法會選舉舉辦39場論壇,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就目前已舉辦的8場地區直選論壇來看,候選人政綱聚焦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非常貼地。而在辯論及跟進環節,候選人之間密切互動,精彩紛呈,時而迸發「火花」。高質量選舉論壇是候選人展示水平、能力和政綱的重要平台,而不是互相攻擊抹黑的「角鬥場」。連日來的論壇充分說明,這是真正良性競爭,是真正符合高質量民主所需的選舉論壇。
昨日早上舉辦的九龍東選舉論壇,再次吸引社會關注。五位候選人介紹政綱及主持人提問後,進入最令人期待的辯論環節,區內交通問題成為焦點。有爭取連任議員在介紹政綱時曾提及自己在促成九龍東集體運輸系統方面發揮了作用,將其他人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立即引起另一位爭取連任候選人的「狙擊」,要求其「澄清」有關言論。也有新人加入戰團,追問兩位上屆議員,為何九龍東集體運輸系統要拖到2033年才能啟用?為何不在短期內加密巴士班次?為何有政黨扎根地區多年都未能解決問題?
九龍東是傳統商業區,人口密集,長期交通擠塞,成為民生痛點和難點之一,直至現屆特區政府上任後才拍板決定採用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設七個站點,通車後將大大改善九龍東的交通情況。這一議題備受區內居民關注,成為論壇熱點不足為奇。在辯論中,各位候選人就交通問題發表意見,展現擔當的同時也不無暗中較勁,競爭性十足。
前日的新界西北地區選舉論壇也有類似畫面。當區居民面對屯門公路塞車、區內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辯論題目是如何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候選人各抒己見,有的認為提升就業率最重要,有的強調要盡快落實交通規劃,更有新人追問競選連任的候選人,對於推動「遙遙無期」的十一號幹線究竟做了什麼工作。候選人之間你來我往,言辭交鋒具針對性,但互相請教「有什麼意見」,既聚焦也具體,加深選民對各人政綱、抱負的了解。
縱觀選舉論壇討論的議題,都是市民最關心的熱點,最能展示候選人的經驗、專業以及臨場反應能力。特區政府根據論壇表現及民意反應,不斷優化論壇安排,使論壇越辦越好,更能體現選舉的公平、公正和有序。事實上,辯論激烈而具理性,候選人據理力爭,沒有聲大夾惡,更沒有人身攻擊和出位表演。這是充分競爭、完全競爭,同時也是君子之爭、良性競爭,得到輿論的廣泛好評,有助選民優中選優,選出歷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屆立法會。
論壇越辦越精彩,特區政府功不可沒。事實上,特區政府在不斷優化選舉論壇、使其更貼地的同時,全力動員市民投票。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向全港18萬公務員致信,呼籲以身作則,帶頭投票。各司局都成立了「專班」,做好選舉工作之餘,在各自的範疇鼓勵市民投票。昨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更邀請多位官員一起拍片,以各自的家鄉話呼籲鄉親們在選舉日善用手中的選票,「齊投票,共創未來」。
公務員肩負雙重責任。一方面,選舉是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大量公務員投入了選舉組織工作;另一方面,公務員作為「愛國者治港」的中堅力量,更要以投票來展現對基本法的擁護、對特區政府的效忠、對新選制的支持。公務員團隊挺膺擔當,務實作為,將起到先鋒榜樣作用。在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之下,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一定能展現出高水平、高質量、高人氣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