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煩噪不安系列❶/樓上噪 樓下躁 苦主頂唔順賣樓

  圖:原居鰂魚涌海山樓(圖)的莊女士,因不堪樓上噪音不斷,最終無奈賣樓搬走。

藝人馬浚偉不堪樓上鄰居噪音滋擾,開Live訴說苦況,並擬提出民事訴訟,立即成為熱話,市民紛紛大吐受噪音滋擾的苦水。《大公報》跟進發現,不少市民面對鄰居或街坊噪音滋擾投訴無門,有人因鄰居由朝到晚不停發出噪音,焦躁不安,最終「頂唔順」賣樓搬屋;有人則「以牙還牙」,但鄰里關係一度陷入僵局,幸最終雙方和解。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馬浚偉住所追訪,馬稱開Live後「第二晚樓上再沒傳出噪音」,他透露有意成立民間組織,為更多噪音受害者發聲。\大公報記者 方學明、葉浩源、陳惠芳(文) 馬丁(圖)

飽受噪音轟炸的又豈止馬浚偉!70歲的莊女士向大公報記者吐苦水:「我本身好鍾意自己個單位,仲用咗20幾萬做裝修,間咗個小閣樓放雜物,但最後因為頂唔順樓上住戶長期噪音滋擾,我賣咗層樓,而家大屋搬細屋。」

莊女士:投訴完反招大報復

莊女士之前住在鰂魚涌海山樓一個中層單位,單位向山;獨居、鍾情寧靜的她原意將單位用作安老用途,惟偏偏遇着樓上故意製造噪音的住戶,令她得不到片刻寧靜感覺,「佢哋(樓上住戶)有一對老夫婦同幾個細路住,每日由朝到晚不停發出例如拉櫈、大大步揼地、跑來跑去聲音,有時六點一朝早就發出噪音,有時噪音連綿至中午甚至傍晚,唯一不發出噪音時段只有夜晚十一點至朝早六點。」

莊女士多次向管理處投訴樓上噪音滋擾,又親身上門與樓上住戶對質,惟得到回應是:「我喺度住幾十年,從未畀人投訴過,偏偏你搬入嚟就不斷投訴,唔鍾意咪搬走!」她憶述,最「離譜」的是剛投訴完,轉頭折返單位,樓上即故意製造出一聲如行雷般衝擊噪音。「嗰下真係驚,我唔知佢(樓上住戶)用乜撞向地板,但我只係見到天花石灰不停剝落。」

面對日日如是的噪音滋擾,莊女士選擇外出逃避,並向管理處等尋求解決辦法,惟得出結論只是「無得解決」。「我覺得好無奈,明明我係業主,點解我要為咗樓上惡霸,日日出街逃避;點解我去投訴,會被回覆解決方法只有鬥長命,我唔可以再繼續呢種生活,所以賣樓。」

何太:與樓上住戶對抗到底

有人無奈選擇避而遠之,亦有人堅持對抗到底。在美孚居住的何太早年飽受噪音滋擾,但她拒絕妥協,最終雙方和解,「我哋都係業主,我唔知佢哋(樓上住戶)係有心定無意,總之差唔多每日半夜都聽到樓上發出例如跳跳扎噪音。」她曾向管理處投訴,但對方沒有改善,她把心一橫「以牙還牙」用噪音回應。

「我知自己唔啱,但我唔想只做受害一方。」她於是每晚不定時以木棍敲打天花,結果遭對方反投訴,雙方最終和解。

馬浚偉:成立組織爭取公義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馬浚偉住所追訪,他指在開Live和經傳媒報道後,第二晚樓上再沒傳出噪音,他會再觀察多幾日才決定是否循民事訴訟追究。他又提到自成立聯盟專頁後,發現很多受噪音滋擾受害者有冤無路訴,所以稍後會聯絡不同團體及單位,成立民間組織,並聯絡政府部門及各法律界朋友,希望為一班苦主爭取公義。

不過,噪音滋擾有時不只是來自鄰居,更多來自四方八面。有北角街坊向大公報投訴,樓下有不少商舖,日間經常聽到五金店切割金屬的刺耳聲音,更甚者深宵時分還有人清理垃圾,甚至通渠,可謂擾人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