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創科宇宙/疫苗的下一步推進\創業投資者聯盟召集人 梁頴宇

  圖:2月10日,中國政府援助赤道幾內亞的一批新冠疫苗順利運抵馬拉博。這是中國政府向非洲國家提供的第一批疫苗援助。

等了又等,首批新冠肺炎疫苗終於到港,100萬劑國產滅活疫苗贏了頭威;而採用德國mRNA技術的疫苗,預料首批亦將於周內抵埠,一至兩星期內可供優先群組接種。從每天看新聞見到其他國家陸續啟動疫苗接種計劃,熱切盼望疫苗早日到港,到真正可接種,香港人慶幸之餘,相信不少人也猶豫,到底是否或何時接種?又或應該接種哪一款疫苗才對?這其實亦是各國政府和衞生官員一直在苦思的問題。

以美國為例,高峰期單日逾30萬人確診、3000至4000人病歿,累計確診2845萬人的國家,特事特辦推出保護力強但副作用嚴重,且出現率較高的疫苗,盡量減少感染人數,誠然是無選擇中的選擇;但是對於一些疫情受控、確診和死亡人數不高,甚至持續下降的國家,也許可選擇保護率較低但副作用也溫和的疫苗,更能確保最少接種者出現副作用,甚至死亡的極端情況。不過,說到底這也是一個艱難抉擇,最適切做法還是提供不同選擇,讓市民自行做決定。

保護率與副作用的取捨

以現時西方國家應用比較廣泛的輝瑞/BioNtech疫苗為例,在美國和歐洲多國接種以後,接連有接種者出現面癱、腦脊髓炎、暈倒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挪威更出現多宗長者死亡個案,雖然被判斷未必與接種疫苗有關,可能是先天的免疫系統或基因問題,但具體是否疫苗誘發仍未知。挪威有0.1%接種者有不同種類副作用,站在政府角度,眼見副作用如此強烈,實際是陷入兩難困境,只是大多數政府選擇與其每天有這麼多患者去世,寧願讓一部分人去冒險;而關鍵在於資訊和數據是否夠公開透明,讓市民掌握充分資訊,自行去衡量決定。

市面上各款新冠疫苗採用不同技術,所需接種的劑量也不同,市民選擇前首先要明白,不一定最快獲批出台的疫苗便是最好的,一些尚在臨床最後階段或正待審批的疫苗,可能臨床做得更全面、數據做得更仔細,慢工出細貨品質可能更有保障。事實上,也有一些藥廠堅持完成三期臨床數據,正式通過同行評估和把數據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盡可能跟足正常程式,製作更加嚴謹。

站在疫苗研發者的立場,他們同樣面對巨大壓力。從一開始做臨床測試時,要在高保護率、高副作用和低保護率、低副作用之間,如何做取捨;到完成一期二期臨床,再慎選後續研發的路線,均需要全盤考慮。參考大部分疫苗和藥物研發,西方國家藥物配方和治療方案以西方人基因和較高大的身材為對象,藥效一般較強,對於其他種族(包括亞洲人)來說,藥效可能會過高。故此,新疫苗和藥物研發,常規會加入全球臨床測試,觀察對不同種族人士的作用和影響。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疫苗開發爭分奪秒,不少進入三期臨床的候選疫苗,尚未來得及做全球臨床,已經要匆匆上馬,致使缺乏對不同種族、60歲以上病人、孕婦、兒童等群體,可能出現之影響的清晰數據。全球臨床難以推行的另一原因,是各國實施嚴格的檢疫措施,研發人員每到一個國家都需要隔離一段長時間;同時跨國航班銳減,部分研發新藥的科學家甚至因為體內抗體水平高而被拒飛,要派遣充足懂得做全球臨床的科學家到指定國家,及時做出成績,變得難上加難。

解決富裕與貧窮國接種差距

除此以外,一些疫苗在不同國家生產,由於各國審批標準不同,合作生產的夥伴能力和經驗有異,製造出的疫苗標準和成品可能略有差別。更不幸是我們發現一些投資者見疫苗需求殷切,趁火打劫式上調部分疫苗原材料的價格,由於全球疫情非常嚴峻,不同藥廠疫苗初期產量有限,各國均急於搶購疫苗,富裕大國與發展中國家的疫苗分配,更令藥廠像各國政府一樣,需要面對兩難的道德困境。

世衞早前公開抨擊全球疫苗分配不均,一些歐美國家急於搶貨,各自與藥廠達成雙邊協定,推高了疫苗價格,形成富裕大國獲分配大部分疫苗,貧窮國家或小國卻無法購得疫苗。根據世衞提供的數據,截至1月下旬,在50個以高收入國家居多的國家中,已經注射了4000萬劑新冠疫苗;但是在非洲,幾內亞是唯一向人們提供了疫苗的低收入國家,而迄今為止只有25人接種了疫苗。

世衞批評藥廠分配不均,富裕大國囤積疫苗,令世界上最脆弱的人被迫等待疫苗,而富裕國家中的低風險人群卻安全了,這是非常不公平的;實情卻是藥廠大多生產力不足,部分甚至拿了歐美國家政府資助去開發疫苗,研發初期已簽下預購協議,倘若要幫發展中國家,必須作出取捨,是否再與其他急需疫苗的國家簽訂協議,藥廠亦無所適從。

數月前,筆者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一同出席彭博亞洲會議一個12人的小組討論。席間主持人問及,中國疫苗會否供應美國,當時我回答他,美國尚未加入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大家必須同心協力朝疫苗全球公平分配努力,而非把供應着眼於發達國,筆者相信中國將再次成為向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供應可負擔疫苗的主要力量。

實際上,各國政府如何控制和分段重啟經濟及關口,對控制疫情仍非常重要。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及不同組織和政府都在探討,是否大部分市民都接種較強效的疫苗,重開邊境就愈安全?哪個國家會承認哪些疫苗?

要提升抗疫效率,一個有效方法是各國從科學出發,放棄排他思維,盡快議定出一致標準,尤其新冠病毒快速變異,對檢測靈敏度和疫苗有效性都會有影響,疫苗有效性必須同步提高。若各國能摒除成見,攜手一起去做全球研究,盡快找出最有效、副作用最少,價錢亦是發展中國家所能負擔的疫苗,甚至把一定比例疫苗交由世衞分配予發展中國家,對解決現時疫苗質素參差、供應不均等問題,將能作出巨大貢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