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記者黃璇報道:疫情下公眾游泳池關閉近300天,「泳界旱災」下,全港約4000名游泳教練接近14個月零收入。除體院「A級」精英運動員能於體院泳池繼續練習,全港校隊及泳班只能做陸上訓練,暫停入池。有游泳教練表示,泳隊學生體重暴增50磅;亦有特殊學校教練稱,自閉症學生因未能游水發洩多餘精力,晚上在家中「扎扎跳」滋擾鄰居。
業界倡打兩針者可入泳池
游泳業界昨日召開記者會,逾半數出席教練表示已打疫苗。他們希望政府不要一刀切關閉泳池,呼籲只容許已打兩針疫苗、或持有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人士,包括市民與教練,才可入泳池。超過七成的泳會表明,願意簽署防疫約章,若政府提供足夠配套,願意每七日檢測一次。
香港游泳業界關注組業界代表姚俊健表示,早前獲政府發放的一次性7500元資助,折合每日只有67.7元,根本不足以應付日常開支,有教練為生計轉做外賣、裝修,還有教練將仍在供款的單位加按套現。
Fastlane Swimming徐教練稱,疫下一年無工作,但不想放棄游水,近月每星期都做病毒檢測,做好隨時復工的準備。
香港游泳代表隊前成員蔡曉慧強調,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有限,並非所有課程都適合視像形式教學。若泳員太長時間沒有落水訓練,體質及心理質素會變差,游泳池長期關閉容易造成學生流失,甚至造成運動員人才斷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