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邊境發展需要有遠見\龍眠山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香港與深圳接壤的交匯地帶將是未來重點發展的熱土,特區政府規劃有關地段需有大局觀及遠見。在沙嶺發展「超級殯儀城」的計劃,對大灣區發展不利,對香港不利。

沙嶺位於香港最北端,毗鄰深圳羅湖,特區政府多年前提出在此建立全港最大的殯儀設施,集殯儀館、火葬場和骨灰龕於一地,提供一條龍服務,自然是因為這裏位處偏僻,人口稀少,阻力也較小。

但隨着時間推移,大灣區規劃推出,情況發生了變化。沙嶺一帶將成為12公里黃金地段,未來將重點發展創新科技,吸引大批高端企業進駐,並成為香港青年的創業搖籃。可以說,這裏將成為創科重地,商業價值巨大,也關乎香港未來發展及經濟轉型,若繼續超級殯儀城計劃,何止沉香當柴燒,根本就是「趕客」!

還有,凡是中心城市之間的交匯地帶,必然被打通,成為交通樞紐及居住區,譬如深圳與東莞、中山及惠州之間的交匯地帶,過去是農田或荒地,如今都是高樓林立,一派繁榮。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香港與深圳之間。將殯儀城設在這裏,遲早要搬遷,屆時涉及多達二十萬個骨灰龕位,怨聲之大,不言而喻。

每逢清明節,各地墳場都是人頭湧動,大排長龍,若將大量先人集中在北區沙嶺,交通配套更是大問題。為何不分散殯儀設施,方便孝子賢孫就近祭拜呢?有人建議將殯儀設施移至離島,同樣可滿足「厭惡設施有必要,但不要建在後花園」的市民心理。

早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單一興建殯儀城與大灣區規劃格格不入,香港不能為了解決眼前需要而犧牲未來。雖說有關計劃已推行數年,但早解決比晚解決好,否則木已成舟,將來再處理的成本只會更高,損失只會更大。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