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動言集①/百年征程 初心如磐\蘇銳鴻

  圖:陳獨秀創辦的《青年雜誌》自第二卷(一九一六年九月)更名為《新青年》。\資料圖片

二○二一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今天正好是五四青年節。五四運動,波瀾壯闊,是近代史上最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也是影響近代中國最為深遠的群眾運動。

本欄目一周一期,從《國史百聞·近現代篇》選輯自「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相關史事,從而讓廣大讀者認識早期共產主義者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的初心使命,並歷經此後三十年的艱苦奮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鴉片戰爭以後,國勢日衰,有識之士,奮起圖強,於是有洋務及維新運動,然成效不著。推翻滿清後,亦未改頹勢,國人轉而求之於社會文化之改革,新文化運動因而出現,影響至今。

一九一五年九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月刊,一九一六年九月更名為《新青年》。創刊號第一篇文章為陳獨秀所撰寫的《敬告青年》,提出國家倘若要進步,必要青年人開拓眼界,衝破陳腐思想的牢籠。他公開抨擊傳統、頌揚西方文明,主張以新替舊。後來發表的《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提倡民主與科學,並以「德先生」和「賽先生」給民主和科學一個形象的稱呼。「德先生」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的音譯;而「賽先生」就是Science(賽因斯)的音譯。所謂「科學」是指處事要客觀、嚴密、準確,一切理論都要有證有據,才可接受。

一九一七年一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揭起了文學改革的旗幟,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接着的下一期,陳獨秀撰寫《文學革命論》以作聲援。一九一八年五月,魯迅又在該刊第四卷五期發表了《狂人日記》。

《新青年》由初期的刊印一千份,到後來末段每期一萬六千份,大、中學生爭相購閱,對新文化運動的鼓吹,起了很大的作用。隨着陳獨秀到北京大學任職,《新青年》雜誌也由上海搬到了北京,開始面向全國。及至胡適討論白話文,《新青年》的影響才壯大起來。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陣地,浩浩蕩蕩地展開,最終引爆了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

一般來說,新文化運動可分作兩期。由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八年,可稱為新文化運動的第一期,集中力量於思想解放。陳獨秀與胡適是這時期的主將,但是兩人態度有急緩之別。陳主革命,從根本改造中國的政治社會;胡主改良,一切逐步變革。由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一年,可稱為新文化運動的第二期,集中力量於宣揚西方思想。凡是中國所無,前所未聞的學說主義,無不視為救世良藥,盡量輸入,其中以社會主義學說最受歡迎。一九二○年七月,《新青年》再發宣言,正式擁護馬克思主義,主張用革命手段建設勞動階級的國家。

新文化運動期間,李大釗、陳獨秀在《新青年》雜誌撰文介紹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二人的鼓吹下,馬克思主義便在知識分子中廣泛傳播。

另一方面,自從新文化運動展開以後,白話文的使用日漸普遍,終於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思想文化的突破和革新,加強了平民的社會政治意識和婦女地位的日漸提高。西方的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以及各流派的社會主義思想,自此廣泛流傳。其中馬克思主義的流傳,影響尤為深遠。

新文化運動的精神,使國人大大提高了民族自覺與探索精神,從而播下了五四運動的種子,新文化運動也成為五四運動的先驅。

另一方面,新文化運動又隨着五四運動的爆發而進入高潮;五四運動席捲全國,各地風潮繼起,新文化運動也隨之而深入全國每一角落。因此,亦有人稱之為「廣義的五四運動」,又或「五四新文化運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