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HK人與事/輕輕敲開香港年輕人這扇門\阿祖

和香港年輕人講座交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做了十幾年青年工作的我,近日終於有了第一次的感受。思前想後,覺得還是值得整理出來─

一直很想找機會和香港的普通年輕人交流。總覺得,任何通過看材料、讀研究報告、聽人介紹、包括看網上評論區獲得的認知,都無法替代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聊天。

然而,對於剛來港的我,「找到青年」,其實並不容易,彷彿有一道無形的門。他們就在那裏,逛街、運動、打機,或是在街頭、地鐵、郊野公園,或腳步匆忙、或與愛侶耳鬢廝磨,但你就是沒機會跟他們交流。

終於,通過「青年新世界」,用分享內地新媒體經驗的由頭,創造了一次同十數名香港十八至三十歲之間的年輕人分享交流的機會。

按說,講課我是不怕的,什麼場子沒見過。不過上電梯的時候,坦白說還是有點小緊張。畢竟,就算是通過朋友推薦的社團找來的年輕人,畢竟都是純純的港人,知識背景、文化差異就在那兒擺着,他們同學中有「黃絲」也是一定的。效果如何,心裏確實沒底。

但凡事總要有開始─

全程一個半小時,開始半小時暖場講點自己的故事和段子,後面互動問答。我聊得很放鬆,說的梗他(她)們也接得住,彷彿回到幾年前跟大學生們分享的日子。之後,照例好幾個同學加我微信留WhatsApp。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是我這麼多年跟年輕人交流形成的習慣,也因此微信五千個好友的上限早已封頂,只得另開新號。

印象比較深的,一是在網絡習慣和流行文化上,其實和內地年輕人區別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比如,除了Facebook,B站在他們中的普及率高得超出我想像,幾乎七八成都用,因為在B站可以看日漫追番。有的片子看不了,他們用VPN軟件看。對九○後年輕人來說,彷彿都不是問題。另外,明星是很好的話題,流行文化的穿透力,真的可以。

第二個印象,內地,對他們來說,確是熟悉而陌生的存在。幾個剛考完DSE的同學,關心該去內地讀書還是留在香港。對於他們,到內地確實是一個需要下很大決心的選擇。如果去過,會好一些。但如果沒去過內地,就會有未知的迷茫和擔心。雖然幾乎都會上B站,但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看過《後浪》─就算同看二次元,仍會有如此的信息壁壘。網絡時代的信息隔閡,就是如此堅實而讓人無奈。

第三個感受,只要有足夠的真誠、耐心,以及一些理解,就能有得聊。如果只是空洞的講立場、喊口號,對他們應該沒意義。但如果能夠比較深地聊一些對社會的看法(包括我說到對算法推薦的警惕、深度閱讀的重要、內地社會治理的進步、對全球政治格局的看法等),他們會比較認同─講到獨立思考、反思精神、為理想而努力,年輕人都會認可。

之後在咖啡桌旁的隨意交流,收穫也很大。放鬆下來,聽聽他們的想法,你會發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位中學老師說,要跟年輕人交流,就得了解他們喜歡什麼,用最新鮮的話題和視角。萬事總要有開頭。下一次,應該有機會直接到中學、大學裏面,跟那裏的同學們坐下來聊。話題可以再深入一點。

地圖,總是一點點打開;信任,也總是一步步積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你不端着,願意傾聽和分享,就能贏得認可和尊重。

其實我也知道,這樣的交流,只是小小的開始,遠談不上深入。記得一次和梁思韻(「梁娘」,一個很有名的KOL)聊天,她帶我認識了剛畢業的女生妤妤,曾經因為觀點不同,在學校被「黃同學」欺凌。究竟是怎樣的思想邏輯,讓高中生如此激烈與撕裂?這其中的答案,我真的很想了解。

或許即使這樣的嘗試,已經足夠「出位」。朋友圈留下滿屏的點讚和留言。一個曾經聽過我演講,後來到港大讀研的女生,給我發來一段私信:「看吳老師您的朋友圈很觸動。我在香港大學讀研期間正值『黑暴』,因為深處漩渦中心,所以深覺這一事件的複雜性。我發現回到內地之後,很多人都對香港青年一代帶有一邊倒的負面觀點,但是以我片面的了解也深知絕不是全然如此。您此次的講座交流,已經幫助大家摒棄很多因為『暴亂』系列事件以來內地對香港及香港青年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都說香港年輕人的事情重要。既然重要,我就不想做一個只是聽別人介紹香港年輕人如何如何那樣的「聽眾」和「看客」。「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自己去嘗一嘗」。

多聽、多見、多了解,獲得直接經驗,大概總是沒錯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