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浩首窮經/限電背後的邏輯思考\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 周浩

  圖:分析認為,「雙碳」成為煤炭供給瓶頸的最好註解。\中新社

大規模的限電成為了中國經濟減速下的一個另類現象。在很多人的記憶中,上一次大規模限電可能還發生在某年的夏天,因為天熱空調負荷較大,電網調度能力不足,到了晚上,大量的城市公共燈光被關閉,工廠也被要求推遲到半夜開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削峰填谷」意味着電力總供給並沒有問題,只是需求在某些時點上變得較為突出。

而更早的大規模限電,印象中大約發生在2008年以前。2002年之後,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大規模開展,鋼鐵等重工業產能快速擴張,從而帶來了巨大的電力需求,而電廠建設卻無法跟上需求擴張,這也導致了區域性的限電。

對比歷史,眼下的限電似乎是一個供給側現象,即由於煤炭尤其是動力煤供給緊張,同時出於「雙碳」要求,各地被迫採取了限電。與此同時,由於電價調整尚未開始,而煤炭價格已經快速上漲,電廠因此承擔了巨大的損失,因此發電的動力也不足。

然而,在經濟減速的大背景下,電力供應緊張仍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電力供應緊張之下,各種陰謀論也開始甚囂塵上。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以下游生產為主體的工業結構而言,電力供應緊張以及由此帶來的上游產品價格飆升,並不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事情。所以,各種「傳導說」與「輸出通脹」等論調,也不應該是問題的正解。換言之,如果中國在輸出問題的同時,也極大傷害了自身的下游工業體系,這其中的得失相信大家心中自有衡量。

從一個長期社會發展的結構而言,居民消費用電及第三產業用電會出現上升,這背後的邏輯是清晰的,在很多時候也可以與絕對經濟增速部分脫鈎。但突然的供需矛盾背後,市場誠然可以把供給問題放大,但也不得不考慮經濟結構中的需求問題,說到底,需求到底來自何方?

減碳時代能源再平衡

一個相對明晰的事實是,上游的原料產業往往耗電較多,追隨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其實我們大致可以找到今年以來的用電大戶,比如說銅、鋁、鋰、硅、磷等。而這些看似不是很關聯的上游材料背後,事實上都指向了幾個行業,比如說以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以硅片為代表的光伏,以及以儲能為代表的一系列電力運營系統。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如果新能源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而相關的投資也同樣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那麼其中的得失方程則需要考量。

筆者不是物理學家,也不是化學家,卻知道一個簡單的物理原理,即能量守恆,其大致的含義是能量不能無故生成,也不會無故消失,但能量可以改變形式,比如說炸彈爆炸時,化學能會變成動能。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商品的定價原理,比如說我們可以對比不同燃料的熱值,並根據其比例來確定另一種燃料的相對價格。也就是說,如果煤炭價格很高,那麼另一種燃料的價格也會相應上漲──背後的原因是它們同樣可以轉化為動力。

當然,所有的原料生產商都認為自己的原料是獨一無二的、自己的工藝是最科學節能且環保的,但所有的生產經過簡化後,都成為了耗能的來源,最終都會演化為對一種能耗的依賴,而煤炭和電力作為最為基礎的能量來源,就出現了供需失衡。這時候,大家又會發現,原來煤炭的供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那麼所有的資金就開始追逐煤炭,推高煤炭價格的同時也推高了相關很多資源品和加工品的價格。而這時,「雙碳」成為了煤炭供給瓶頸的最好註解,但如果為了減少碳排放而推高了煤炭的需求以及價格,那麼這個故事到底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找到新的平衡呢?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