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英倫漫話/漫長的一戰\江 恆

  圖:英國軍事史學家安德魯.薩蒙的著作《最後的戰鬥:英國兵眼中的朝鮮戰爭》。\資料圖片

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國產影片《長津湖》在內地掀起觀影熱,引發西方輿論的關注,英國媒體形容影片激起中國人極大愛國主義情懷,同時也喚醒了英國人對這場戰爭的噩夢般記憶。

在英國人眼中,七十年前的這場戰爭確實不堪回首。當時英國在國力衰微的情況下,出於意識形態考慮勉強參戰,在三年期間共有逾千名官兵陣亡,數千人受傷和被俘,其中英軍二十九旅老牌部隊格洛斯特營(Gloucestershire Regiment)在臨津江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沒。戰後英國一些戰爭親歷者和史學家從不同角度對戰爭進行了回顧和反思,他們幾乎得出相同的結論:中國軍隊展現了不可戰勝的意志,以及英國錯誤地選擇陷入戰爭泥潭。

對於中國軍人的勇猛,英國著名軍事史學家安德魯·薩蒙在《最後的戰鬥:英國兵眼中的朝鮮戰爭》一書中,從英軍第二十九旅老兵的視角,通過描述許多戰爭細節,揭示出當時中國軍隊參戰的苛刻條件,例如沒有坦克和制空權,大炮數量有限,運輸和補給極度脆弱,全靠戰士攜帶口糧和軍需品等,但就是在如此殘酷的條件下,中國軍人硬是用強大的作戰意志將西方聯軍趕回了三八線。

書中寫道:中國志願軍,首先是戰鬥無比英勇、銳氣十足,他們克服了自身的弱點──糟糕的通信,可憐的軍事補給,也沒有炮兵與空軍的支援,得以在攻擊中總是佔據主動。有英國軍官回憶他目睹的一個驚人場景:「當我們的炮彈就落在中國軍隊的隊伍裏,但他們仍繼續行進。」

其次,他們不僅作戰距離長,而且移動速度快,且行動秘密,能在夜間發動近距離作戰,這樣一來,他們的兵力規模及火力方面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志願軍夜間行軍有時要行進二十英里,要蹚過河水發動襲擊,是步兵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即使放在今日,也少有幾個西方部隊有這樣的體力來進行如此具有挑戰性的行軍及射擊。此外,中國軍隊還充分利用了「人浪」這個重要優勢,包圍多個戰略要地,打通部隊之間的界限。

書中還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視角,即英軍第二十九旅不少士兵之所以能夠活命,就是由於志願軍手榴彈威力不夠。如果不是志願軍與西方軍隊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巨大差距,英軍的傷亡將不堪設想。但不得不說,中國的機槍手與迫擊炮兵都是一流的。而英軍面對這樣的對手,是難以戰勝的。

曾親身赴朝作戰的英軍士兵吉姆·雅各布斯,在他的回憶錄《一個英國炮兵眼中的朝鮮戰爭》序言中開誠布公地承認,當他們到達目的地後才恍然發現自己陷入了戰爭泥潭,而其酷烈和危險程度並不亞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也是英軍士兵始料未及的。

他寫道:在遙遠的古代,當一個國家的領土遭到外來侵犯的時候,國王會親自披掛上陣,率領軍隊馳騁沙場。而到了現代,政客們圍坐在環境舒適的會議桌旁邊,做出如何讓一些人為他們浴血拚殺的決策──這些人要以鮮血,甚至是生命為代價。雖然書中他從軍人角度試圖為英國派兵參戰辯護,但不能否認的是,戰爭結束後老兵們並非都能最終歸國,有些人長眠於遙遠的異鄉,永遠不能回家了。最為可悲的是,有一批人的犧牲仍未得到承認,另有超過三百名犧牲士兵的家庭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政府的撫恤。

實際上,安德魯·薩蒙在書中提到了英軍士兵對戰爭的厭惡。比如英軍經常被美軍用來作掩護、殿後的任務,英國軍人對美軍總是使用他們當「擋箭牌」頗為不滿,前文說到的格洛斯特營,正是執行這樣的任務才差不多被中國志願軍全殲。由於受到戰爭的巨大創傷,英國老兵們幾乎不與外人談論他們的經歷,只有當老兵們重逢時,他們才會說起,但就像某人所說的那樣,「每當我們在一起,就感覺子彈在耳邊飛。」

回顧歷史,在英國決定參戰時,國內還是有反對聲音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授格蕾絲·赫克斯福德在《英國的朝鮮戰爭:公民、自我和遺忘》一書中說,當朝鮮半島爆發衝突時,許多英國人擔心會發生最壞的情況,一些人甚至考慮重新挖掘他們的掩蔽所或囤積食物,焦慮很快就變成了恐懼,而這種情緒一直主導着英國人對戰爭的態度。

追根溯源,是基於以下幾個因素:朝鮮半島與英國太過遙遠且沒有歷史聯繫,戰爭前許多英國士兵甚至在地圖上都找不到朝鮮。戰爭所宣稱的目標與現實之間的脫節嚴重,有士兵在開戰一年之後甚至寫道,「它的無用性每天都變得越來越明顯」。最後是自從中國加入了戰爭,就完全扭轉了局勢,英國公眾在大量的觀察和等待中失去了耐性,這場戰爭逐漸從報紙的頭版上消失了。以至於士兵們回家後,公眾完全無動於衷。

格蕾絲·赫克斯福德說,這種普遍的冷漠不是短暫的,它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持續產生影響。就像一九五三年七月朝鮮停戰協定一簽署,英國不顧美國的態度,第一時間就開始撤退。倫敦很清楚,這是他們所經歷的最漫長的一戰,他們在這個地方待得太久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