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善冶若水/何以文藝交流\胡恩威

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也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我認為,這些新政策最重要的是人才。建立交流中心是民心相通工程,文化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合作。不少港人需要增強中華文化意識,在藝術、教育、體育等方面與內地對接並互相學習,如中小學藝術體育、藝術人員培訓、師資人才培訓等。

為什麼要在這些專業層面上對接?要說好中國故事,打好藝術教育基礎,必然離不開對國家的深入認識和了解。香港的中小學藝術更應該要具體地學習,可參照內地在藝術教育方面的相關方法,如設立和推行普及藝術教育,乃至拔尖人才教育。這樣有助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和建立更強更好的藝術團隊。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需從中華文化開始,香港才有足夠底蘊與西方文化進行交流。很多時候,香港社會僅把藝術交易當作交流,例如經常強調Art Basel等展會如何如何成功。這些展會側重於藝術品銷售及交易,不能說沒有文化藝術交流,但其本質更似是一個金融投資活動。故此它只是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部分,還可能帶來一些不良後果,比如令普羅大眾覺得藝術豪宅化,並且遙不可及。藝術當然不應該豪宅化;健全中小學藝術教育需避免這些誤區。因此,在我看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首先需要制定一套「文化體育教育法」。韓國等地已經設立類似法例,內地亦然,只是香港一片空白。

另一方面需要考慮,如何進行「對外」交流,香港是否應該設立一個真正以文化交流為本的平台?像歌德學院、日本文化交流基金會那樣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或者是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協會」類似平台,又或者透過貿發局、旅遊協會等資源,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文化交流策略布局,才能夠引起更廣泛的關注。

旅遊與文藝、體育息息相關。文藝、體育辦得好,社會自然充滿建設性的氣氛,進而帶來更多旅遊資源。

需考慮的還有文化設施。西九文化區目前尚未見其帶動全港社區積極發展,這也應該進行一些檢討工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