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黛西札記/M+開幕,然後呢?\李 夢

M+博物館建了十多年,終於在本月十二日面向公眾開放。千呼萬喚始出來。

尚未預約入場參觀,已經收到不少朋友傳來的相片和觀後感。有人為避開周末人潮,特意於平日請假前去看展;有的一家大細周末在博物館門口排長龍;有人甚至用上「朝聖」之類的字眼以形容看展的心情,可見大家對於城中終於有了一間像模像樣的當代視覺藝術博物館,心情究竟有多激動。

我的一位朋友,是旅居歐洲的香港鋼琴家。他今夏回港,除舉辦獨奏會之外,還應承了他的一位德國紀錄片導演朋友,幫助採訪香港本地居民,對於M+博物館的看法或是期待,可見這博物館絕不僅是本地關注,也在海外藝文界頗獲矚目。朋友曾有些興奮地跟我分享起自己的訪談經歷,從本地大學教授、藝評人到油麻地街坊甚至澳洲牛奶公司那些出了名脾氣臭臭的侍應阿伯,都對於這座耗費大量人力財力而建的博物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思考。即便是侍應阿伯的那句「藝術,你估我識條鐵咩」,也足夠讓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你我再思那個常談常新的題目:當代藝術,究竟應該怎樣在社區落地、開花?

M+開幕了,熱鬧,是好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在開幕儀式中提到,自這座博物館開放參觀預約以來,已收到七點六萬用戶登記,據說已超過香港政府康文署轄下的香港藝術館全年入場總人次的一半。在我看來,相較於創紀錄的入場人次,更重要的是,熱鬧之後,這座將被打造成為香港藝術地標的博物館,如何深植於香港這座城市的文化以及當代藝術的蓬勃語境中,不斷以新奇展品、以獨到的策展與外展活動等,吸引市民和遊客一而再再而三地入場欣賞及探尋。

博物館經營從不能急功近利,考驗的不止是創意,更是耐性。我見到M+博物館官方網站已貼出不少活動預告,像是視覺文化巴士導賞團、親子劇場和教師專屬開放日等等,面向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的社群。如是活動固然多多益善,也需顧及其持續性,不能只是熱鬧一陣或「打卡」幾次便算,而是需要從業者真正用耐心、愛心和同理心,關顧不同社群對於藝術文化的需求,並量身定製有特色且可持續推展的展覽、活動及文創產品等,如是,才符合新世代博物館雙向、共融與共生的趨向,才是市民之所以期待這座博物館的關鍵所在。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