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朗大棠楓香近日終於轉紅,過去一個月吸引逾萬人次湧往賞紅葉,但大棠一帶的村民就形容是「冬日噩夢」。受疫情持續影響,港人無法外遊,大棠賞楓人潮迫爆情況更嚴峻,有在大棠上班的市民慨嘆,道路擠塞,上下班要步行半小時才出到元朗市區,而且自駕上山的遊人不滿塞車長龍,經常響按,造成噪音滋擾,村民慨嘆「一到秋冬就知驚!」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前主席梁福元表示,希望盡快展開元朗南發展的公庵路擴闊工程,盡快完工,令遊人可以賞葉,居民生活無憂。\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文) 凱楊(圖)
煮酒燒紅葉,元朗大棠去年就有過百萬市民上山賞葉。疫情兩年,香港好去處自然人多車多,水洩不通。大公報記者在上周聖誕假期到大棠實測,上山時有汽車停駛導致塞車,警察已到場處理,但巴士無法行使情況仍長達10分鐘。山上遊人數量驚人,沿途不少人一邊上山,一邊埋怨「人多過葉」。黃昏下山時,數百人排隊等巴士,人龍延綿到山上,排隊逾半小時才能上車。
塞車響按 居民受罪
文員林小姐在大棠道工作五年,形容大棠每年秋冬都有噩夢。由於大棠道是上山賞楓必經之路,紅葉季節一到,巴士、小巴、私家車就塞了一路,她黃昏下班時,正是遊人離開的時間,人龍加車龍,情況極為混亂。
林小姐說,平日乘搭紅色小巴下班,10分鐘便到家,但到深秋開始紅葉出現,就日日塞車,「近兩年人數更多,就要直接行返屋企,或者坐小巴到水蕉新村再步行回家。公司的同事都是這樣走的。」
大棠道山腳有不少餐廳,林小姐說,每逢假日,有私家車停泊餐廳門口,令原本就狹窄的馬路更加水洩不通。有時候是數十部甚至近百部汽車塞滿馬路,司機不耐煩,不斷響按,夾雜人群呼喊聲,對附近居民、上班人士造成噪音滋擾。
賞楓人潮過往在周末湧現,但今年連平日也出現人潮,加上有「香港千島湖」之稱的大欖涌水塘,在疫情下也被追捧為大熱打卡景點,而大棠道也是前往該處必經之路,令遊人數量大增,漫山遍野密密麻麻都是遊人。
加快拓路 達至雙贏
「疫情下,離島都差點被踩到陸沉,何況大棠?但不可能要求大家不要來大棠,所以必須有一個解決方法。」梁福元表示,元朗南發展是解決問題的契機。現時大棠道的交通承載過重,但其實只要打通公庵路及僑興路,再開一條新的路,直接通往大棠巴士站,就可以形成一個「U」形結構,對車輛分流及疏導起關鍵作用。
梁福元表示,公庵路需要擴闊,由現時的雙線變成四線道,幫助疏通車流,有關計劃已經通過,將於幾年內開始動工。他希望政府加快動工,爭取早日解決大棠的塞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