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閒性閒情/中國古代體育\李英豪

珍郵雖然可以「保值」,但是集郵並非為了「炒賣」牟利,主要還是為了興趣和增長知識。若深究每一枚郵票的主題和內容,實大有學問。例如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中國人民郵政發行四枚全的「中國古代體育」郵票(見附圖),分別展示射箭、下圍棋、蹴鞠和捶丸四種不同的古代運動。

射箭比賽在我國歷史悠久。在四川省博物院,曾見一件戰國銅壺,壺身環布華麗的金屬嵌厝圖像,分成兩層,為宴樂習射場面,清楚顯示兩名射手並立,向箭靶瞄準,靶前側有一公證人(「唱獲者」)持旌示意。下方中部有幾名參賽者,用繫了絲繩的箭射向天空的兩行雁,其中有六隻雁已中箭墜落。此外,在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的第六窟和第二窟,皆有北魏太子的較射浮雕,左側為三名張弓欲射向鐵鼓(作箭靶)的射手,凝神貫注。甘肅敦煌莫高窟也有北周太子的較射壁畫。上述文物皆可證明我國射箭比賽,自古以來不稍衰,是一項主要的體育。

圍棋,古代已成為「國技」之一,古人視作一種體育活動。相傳起源於商代以前,但已不可考。目前發現最早的圍棋盤,是一九五二年在河北望都出土的東漢石圍棋局,呈正方形,盤面縱橫各十七道;現藏北京歷史博物館。唐代也有弈圍棋的絹畫存世。

至於蹴鞠,本欄早有專文指出就等於現今的踢足球。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古帛書》指是黃帝打敗蚩尤時所創,實屬一種神話傳說。漢代的蹴鞠比賽訓練軍隊;東漢畫像石、浮雕,隋代壁畫,宋代銅鏡、陶枕、牙雕筆筒,以及元、明兩代皆遺有蹴鞠圖卷,可見始源於中國,歷代盛行不衰。踢球的規則與場地當然與現今足球不同。

捶丸,在我國元代和明代已十分流行,是用棍打小毬(丸),從唐代步打毬發展而來。棒端為桔瓣形,亦稱「杓棒」;比賽者向前面的圓圈(毬窩)俯身擊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明代《宣宗行樂圖》,畫面見宣宗準備向旁邊插有小旗的毬窩用棒打毬。其實捶丸近似現今風行的高爾夫球;但是否「過山波」的「鼻祖」,難以考究。古代唯一專著為明刻本《丸經》,對捶丸的規則、競賽方式等,俱有詳盡記述。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