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盼望過年,因為過年有美食吃,有壓歲錢拿,還可以逛廟會,賞花市。長大後,小時候過年的願望在平時能夠輕而易舉地實現,一些傳統的風俗也逐漸淡化,便心生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
虎年的腳步近了,雖說過年的儀式感沒那麼強,但是基本的氛圍還在。特別是在廣東,買年花,逛花市的環節是不能省下的,「唔行花市,唔算過年」!因為「花」與「發」諧音,花開富貴有着美好的寓意,美麗的花朵既烘托節日氣氛,又包含着人們對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廣東人的年味兒與花市相連,每年春節前夕,人們都會去逛花市,過年一定要買一盆金桔,一盆水仙,一棵或者幾枝桃花,這些花暗含吉利及催生運氣之意。
疫情兩年不退,迎春花市的格局發生了變化。近段時間,廣東各地陸續官宣花市情況並公布了很多花市地圖和售賣點,花市依然有,今年尤不同。廣州和珠海的花市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為主,線上花市借助微信公眾號或者小程序平台,與快遞公司合作,實現線上買花,線下配送到家的零接觸購買方式;佛山、中山等地搞起了「雲花市」,佛山南海區里水鎮是全國有名的鮮花小鎮,盛產蝴蝶蘭和百合花,那裏的「雲上花市」品種最多的是蝴蝶蘭,每天從那裏下單運往廣東各地的蝴蝶蘭自然很多。順德的「陳村年桔」遠近聞名,網上售賣紅火;中山的「雲上花市」,可以玩遊戲、看直播,盡情挑選各種花卉等。
深圳的迎春花市設置了「迎春圓夢」的主題,地方文化、傳統文化和國際文化融為一體,以樓為景,用街做展。疫情催生了一個聰明做法,化整為零,大花市被分割成了幾十個迎春微花市,具有統一視覺標識,買得放心,逛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