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穩定回報/外匯基金去年賺1705億 史上第四高

  圖: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中)。旁為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行政總裁李達志(左),及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副行政總裁朱兆荃。\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管理的外匯基金在2021年錄得1705億元投資收入,雖然按年下跌27.7%,仍是歷來第四高,當中以其他投資的「長期增長組合」表現最佳,首次跑贏其他資產類別。金管局表示,未來將有序增加對長期增長組合的投資,同時由2022年開始,其規模不再參考市值上限來管理。\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在2021年,長期增長組合為外匯基金帶來939億元(有關金額尚未反映去年第4季的估值變動)的收入,冠絕其他資產類別。來自海外股票的收入為684億元,其次是外匯估值上調168億元,債券投資收入亦有124億元。不過香港股票投資「斯人獨憔悴」,錄得虧損210億元,是唯一虧損的投資類別。

由2009年開始,金管局開始透過長期增長組合投資另類資產,主要包括私募股權和房地產這兩大類別。長期增長投資組合的內部回報率(IRR)年率為15.3%,表現理想。

長期增長組合撤投資上限

截至去年9月底,長期增長組合的市值總額約4962億元,連同已承擔但尚未提取作投資的金額(2296億元)合計,總數約7258億元。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行政總裁李達志表示,因應該組合的投資規模和資產多元化已日趨成熟,從今年開始,其規模不再參考「市值上限」來管理。

根據原有安排,長期增長組合的市值上限為外匯基金累計盈餘的三分之一及未來基金與外匯基金附屬公司存款中與長期增長組合掛鈎部分的總和。截至去年12月底,外匯基金的累計盈餘為7880億元,按年減少535億元或6.3%。

長期增長組合的投資上限「鬆綁」之後,其投資空間有望提升,惟李達志以資料敏感為由未有透露詳情。對於上述改動,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相信,對外匯基金整體投資收入的影響不大,部分原因是長期增長組合的規模未算太大。

港元拆息上升料滯後美息

展望外匯基金的投資前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通脹持續高企的壓力及貨幣政策正常化,將會是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關鍵議題。如果通脹壓力更為持久,環球央行或需要加快加息步伐,可能引致資產市場出現較大的波動和調整。一旦環球股市出現較大調整,而債息亦因為通脹及貨幣政策轉向同時大幅上升,將會為外匯基金的投資帶來嚴峻挑戰。

在聯匯制度下,港元息口的大方向是跟隨美息走勢。余偉文表示,根據2015年的經驗,當港美息差擴闊到大約50至100基點時,市場上開始出現套戥行為,令資金逐漸由港元流向美元。不過他補充,由於本港市場流動性充裕,預期港元拆息的上升將滯後於美息。此外,他指利率只是影響樓市走勢的因素之一,暫時未見樓市演變周期有轉勢情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