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管局26間公立醫院昨日開始恢復非急診病房探望安排,這是一件好事,但要將好事辦好,慎重及妥善安排必不可少。畢竟醫院不同於一般場所,病人的免疫力較正常人為低,防疫這根弦不能鬆懈,保障安全為第一要務。
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探望病人的安排也被迫暫停。過去4個月間,香港逾百萬人確診,超過9000人死亡,家屬掛念住院家人並擔心其安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隨着疫情持續緩解,為恢復探望創造了條件。
不少市民昨日已迫不及待到病房探望家人,有老夫妻見面後喜極而泣,直言過去幾個月過得很不容易,最擔心的是一別就是永遠。如今能再見很開心,認為這是母親節前夕的最佳禮物。也有母親探望住院的女兒,為女兒病情好轉而感到高興,感謝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醫生則指出,家屬探望對病人的身心和情緒健康很重要。
但另一方面,目前疫情只是緩解而遠未結束,不排除未來還會有反覆,切不可麻痹大意,誤以為香港已「百毒不侵」。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近日亦指出,新冠已成為風土病,社區存在不少傳播鏈,開放措施不宜太快。
鑒於家屬探訪為醫院及病人帶來的安全風險顯而易見,需有穩妥之策,穩打穩紮,步步為營。探訪者需要滿足一些條件,包括打完兩針疫苗至少14天,提供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或者24小時內快速檢測陰性的證明等。另外,探望者需先在醫院登記,每周最多可探望兩次,由醫院職員聯絡家屬預約。
醫管局力求在保障安全及人性化安排方面作出平衡,合情合理,關鍵在於嚴格執行。醫管局更需要密切監察疫情變化,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靈活應變,築牢並嚴守抗疫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