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博物館是視覺衝擊 要以文物講故事」

  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

「我們是一個新的博物館,所以我們沒有包袱,輕裝上陣。」二○二一年三月成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的焦天龍面帶笑意說道。

擁有內地背景,且在香港及美國擁有逾二十年策展經驗的焦天龍,如今負責發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藏品、展覽及出版方面的策略規劃,他希望能夠以此促進中國文明和世界的對話。去年焦天龍正式履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之時,很多項目都已經確定,他要做的是對這些任務進行具體的調整。「比如說如何寫標籤,如何以盡可能合理、全球觀眾最能接受的方式寫標籤?」焦天龍希望觀眾能夠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一個很好的藝術體驗,在這個前提之下,再對單件文物能夠有更深的了解。

據焦天龍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此番將採用輪展的方式,將九百多件展品全部呈現給公眾。「這些展廳最長的展期有兩年,大部分展品也會展出一到兩年;如馬文化展則會展出六個月;但有的展品,如一些國寶只展三個月;而書畫的展期則不能超過一個月。」同時他坦言,在策展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疫情,比如場館中設計的一些打卡拍照的體驗,可能會因為觀眾不得不戴口罩而受到些許影響。

作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表示,當前香港故宮的研究團隊有近三十人,雖然都是中國歷史和中國藝術史專業,但背景來自世界各地,帶來各自不同視角。在研究方面,焦天龍希望能夠以展覽帶動研究;同時他還希望研究能夠具備香港視角、香港基礎,比如展現香港收藏的展品在保護、推廣中國文化過程中做出的貢獻。另外,「我們有兩個展廳和香港有關,還請了三十七位藝術家和宮廷傳統文化之間進行對話。」焦天龍續稱,未來會盡可能多展國寶和重要的展品,「博物館是視覺衝擊,我們要以文物講故事,再在展覽設計上吸引大家、吸引受眾。」

最後,焦天龍還透露,當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已經有了自己的收藏,會在未來正式發布。他表示,館藏的門檻很高,「以中國古代藝術為主,質量不亞於世界任何其他博物館的收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