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釋:
比喻心中藏有不可猜度的陰險想法,或是懷有害人的計謀。
出處:
「曾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典故:
赤壁大戰之後,曹操兵敗退回北方,三國鼎立之勢就此定下。但未幾,劉備就與孫權結成聯盟,準備合力討伐曹操。曹操得悉後十分擔心,於是就召集了手下的所有謀士,商討對策。
謀士荀攸說:「東吳的周瑜剛剛去世,我們大可以先擊敗孫權,然後才進攻劉備。」曹操覺得不失為好辦法,但是又問:「但若在南征時,西涼的馬騰趁機偷襲我們,我們不就會腹背受敵嗎?」荀攸說:「這確實是個危機,不過我們可以假借任命馬騰作征南大將軍為由,誘使他前來京城,然後再藉機剷除他,這樣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曹操聽後大喜,決定以此計劃行事。
當曹操的詔書送達馬騰手上時,馬騰有些猶豫不決。馬超說:「曹操以天子之命下詔,不從的話,肯定會被視作逆賊。不如將計就計,前往擔任大將軍一職,再藉機剷除曹操這個逆賊。」此時馬騰的侄子奉勸道:「叔父千萬不要前往,曹操此人心懷叵測,恐怕此行凶多吉少。」
馬騰一番衡量後,決定留下馬超在西涼坐鎮,自己帶着五千兵馬前往京城。當馬騰快將到達京城前,與曹操的手下黃奎聯繫,打算密謀誅殺曹操。沒想到曹操早就料到他會有此舉,正當馬騰帶着兵馬打算見曹操時,曹操帶着手下三員大將重重包圍馬騰,並將其擊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