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瓜園/如上梁山\蓬山

金聖嘆批《水滸傳》:「一部書,將網羅一百八人而貯之山泊也。將網羅一百八人而貯之山泊,而必一人一至朱貴水亭。一人一段分例酒食,一人一枝號箭,一人一次渡船,是亦何以異於今之販夫之唱籌量米之法也者……」

仔細想來,施耐庵駕馭這部巨著,着實不易。按照程序,上梁山要先到水亭,經過接洽,才能派船接上山。如一百單八將都按此操作,整部書豈不成了一部列傳彙編?所以,除了林沖等個別人曾享受過單人專箭專船待遇之外,施耐庵先將其他人組織在別的山頭搭夥、結伴,如魯智深、楊志、武松、張青、孫二娘等人先相聚二龍山;宋江從柴進莊上去一趟清風寨,一路又如串珠子般,將王英、花榮、秦明、呂方、郭盛、石勇等人穿成一線。等待時機成熟,幾個條塊風雲聚會,順順溜溜一起上梁山,遂蔚成大觀。

寫文章也是如此。遇到結構宏大的題目要寫,不妨按要點,先分成二龍山、清風寨、登州幫、揭陽幫幾個板塊。力量壯大了,再掛出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以資號召,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讓朱貴按套路分酒食、射號箭、擺渡船,那就成了大掌櫃記賬本了,呆板無趣。至於有違主旨的素材,就將其像王倫那樣,一刀斬了,扔到廢紙簍裏即可。無關緊要者,也就當成王進、欒廷玉,逐出行文,讓其自生自滅好了。

另外,平台環境不同,要求也不一樣。如果經營自媒體,自己話事,那自然就如在梁山泊上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般逍遙自在。而若要投稿報章,或者為他人「捉刀」,那就只好敬編輯老爺或甲方大人做蔡太師、高太尉,對文字就像整飭小嘍囉般嚴加約束整編。這着實也是被逼無奈。要不然怎麼叫逼上梁山呢?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