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讀者來稿/港青要勇擔新時代使命和責任\覃百川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將青年命運與黨、國家和時代緊密連接了起來。一百年過去,青年人仍然在各個崗位奮鬥,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刻衝出來、頂上去,為祖國的發展和繁榮富強作出重要貢獻。另一方面,百年的歷史變遷也讓現代的社會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當今青年面臨各種社會思潮的現實影響,不可避免會在理想和現實、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等之間產生困惑。

作為一個生長於內地,就讀於香港的青年,我在思考兩地價值觀的差異性時就常常感到迷茫:在這樣一個崇尚金錢和利益的地方,年輕人是否還有為理想、事業或他人的幸福而奉獻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錢理群教授以前提出過一個觀點,目前一些大學正在把青年培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現代社會,這個詞被反覆提起、咀嚼,很多人認為,它代表着90後、00後這一代在市場經濟土壤中成長起來的青年──功利心強、不定性、不願意在基層奮鬥。「利己」彷彿成了許多青年人的使命,而「為他人奉獻」卻成了一個崇高的、虛幻的,甚至讓人恥笑的詞語。

我18歲時來到香港,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城懵懂青年,開始生活和融入這座光怪陸離的大都市,可以說香港不僅增長了我的見識、也塑造了我的青春。在這裏我見證過很多事件,如非法「佔中」、修例風波、疫情下民眾的矛盾和對立……許多曾經和我無話不說的香港同學在2019年時徹底斷了聯繫,在海邊約定要一起留下奮鬥的友人,如今也已遠赴大洋彼岸。這幾年的學習和生活反而讓我變得愈發困惑,我的價值觀和從小接受的理想主義教育好似在此都不合時宜,我的求知若渴和努力奮鬥有時像一拳揮打在棉花上一樣無從下力。我就在這樣一個彷徨而無措的時刻,從學校被猛地推入了社會這口大染缸。

到新時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負

在找工作期間,我常常將思緒向前追溯,一直追溯到錢老提出的那個最本源的疑問: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新一代飽含理想的年輕人,可以不再被迫選擇「利己」,而獲得發展更健全人格的機會?

在有幸加入華潤物業後,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在疫情期間,領導帶隊多次深入社區,向最困難、最貧苦的民眾捐贈物資;在祖國偏遠農村的黃土地上,一座座漂亮的希望小鎮從無到有的佇立起來,為當地的農戶們帶來現代化的市場和收入;在被垃圾污染的海灘,公司義工隊一點一點地收拾和清潔,讓沙灘重新找回乾淨的白色。我由一個觀察者,慢慢被吸引、被感動,最後也變為參與者之一,和公司同事一起奮鬥在抗擊疫情、義工活動等工作的前線。回想起剛入職時觀看的百年華潤史,那是和香港的發展、和中華民族深沉的血淚史緊緊糾纏在一起的波瀾壯闊史詩。在這樣一個歌頌金錢、股票和房價的地方,華潤人最質樸的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使命感觸動了我心裏一些陌生而又熟悉的東西。

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向全體青年寄語:「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在大灣區建設蓬勃發展的今天,恰恰是需要懷揣理想和奉獻精神的青年人大展拳腳的時候,而香港,恰恰是我們可以砥礪奮進、施展才幹的地方。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一件小事,在觀看完慶祝大會後偶然記起,一件曾經在小學、中學無數次春遊時在韶山紀念景點發生的事。我突然回憶起那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場景。故居中的鍋碗瓢盆和硯台紙筆等紀念品都早已記憶不清,但是那些開心興奮的人群和他們臉上幸福的微笑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中,那是踏實、幸福、感恩的微笑。人們是來參觀的,更是來緬懷那段歷史的,因為他們如今的幸福是無數先輩們戮力進取、浴血奮戰的成果。在香港,這樣踏實的笑容已經少見了。我們作為留在香港的青年一代,除了為自己的利益奮鬥,也要明白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有一點情懷,有一點奉獻精神,為了人民踏實幸福的生活,為了祖國的發展去奮鬥,用自己的力量,讓這樣的笑容在香港越來越多。

華潤物業(香港)員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