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環球需求增長減慢,疫情對跨境運輸的干擾拖累出口表現,加上第五波疫情打擊各行各業,本港今年首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收縮4%,逆轉先前四季的增長,表現遜預期。因應首季經濟差過預期,特區政府將今年增長預測由今年2月公布的2%至3.5%,調到1%至2%,調整已計及美國加息和香港利率上升的影響。
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表示,近期香港疫情有所緩和,經濟正慢慢恢復,如疫情持續受控,預計餘下三季經濟表現將一季比一季好,不擔心香港步入技術性衰退。他又預估,消費券對經濟增速的拉動約為1.2個百分點。
未見資金大規模外流
對於港匯弱勢,梁永勝指出,美國加息令港美息差擴闊,套息活動增加,港匯逐步轉弱,但未見出現大規模資金外流,並指當港息跟隨美息上升,兩者差距會收窄,套息活動亦會減少,屆時資金不會持續外流。
梁永勝又稱,利率走勢是影響樓市最主要因素,美國加息步伐較急,對本地經濟增長、金融環境、個人供樓支出均有影響。據估算,按息加1厘,供樓人士每月供款增加13%至14%。
資料顯示,首季多項數據欠佳,貨品出口按年跌4.5%;私人消費開支由升轉跌,跌幅達5.5%;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更跌8.4%;至於失業率,則由去年第四季的4%升至上季的5%。
物價方面,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及供應鏈瓶頸的影響下,主要經濟體通脹仍處高位,料今年本港基本通脹率和整體通脹率的預測分別維持在2%及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