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沉寂千年/「我想將這些文化遺產留在香港」

  圖:張嘉謙在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中第一次看到鱷魚島沉船文物。

從東南沿海出發,幾百人護送一艘載着幾萬件精美瓷器的北宋大船,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至東南亞各國。船上有來自中國、阿拉伯、印度等地的商人,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習慣,卻在這趟旅途中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將這一船的陶瓷器銷售到東南亞各國。卻不想,一場突如其來的海難,滿船的人與瓷器,連同他們身後勾連的北宋文明的縮影,沉沒在今印度尼西亞海域附近,被稱為鱷魚島沉船。

如今,這艘船上的一萬五千多件文物,竟藏身於香港一幢平平無奇的工廈之中五年之久。藏家張嘉謙先後拒絕了多個內地城市向這批文物拋來的橄欖枝,固執地希望將它們留在香港:「香港這座大都市,卻少有具規模的海洋文化遺產。國家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現在需要,且非常需要這些東西。」/大公報記者 徐小惠(文、圖)

「這批文物五年前來到香港之後,便一直存放於此。之前三年我們都在整理,至今還有沒開箱的。」這批文物的擁有者、大洋海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加拿大華僑張嘉謙在前往工廈的路上告訴大公報記者。

五年前運回香港

十幾年前,張嘉謙第一次看到鱷魚島沉船文物的時候,是在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中。「那是世界上第一個海底博物館。當時他們宣傳這是印度尼西亞海底文化遺產,我走近參觀,發現竟是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那時起,張嘉謙便動了想要將這些文物帶回祖國的念頭。「比較幸運,碰上了好的時機和背景。」二○一七年,張嘉謙收購該沉船出水文物並運回香港,「運回來之後,我們給這些文物開箱,然後要在水裏浸泡七天,處理完之後再拍照、編號,一一將它們存放好。」

因這是迄今為止,唯一發現的一艘北宋沉船,其背後的社會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來到香港後,不少內地城市都對這批文物有興趣,提出要為它們建立博物館,但張嘉謙一直沒有同意。「我想將它們留在香港。香港這座大都市,卻少有具規模的海洋文化遺產。國家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那麼我想香港現在需要,且非常需要這些東西。」

以青白瓷居多

工廈單位的大門拉開,滿目的陶瓷器鱗次櫛比地陳列在一排排鐵櫃上。宋元兩代,中國對外貿易重心由陸路轉移到海陸,「一條船的貨物比一百條駝隊更多。」同行的嶺南畫派畫家劉孟寬介紹說。鱷魚島沉船的貨物以陶瓷器為主,預計總數超過三萬兩千件,涵蓋碗、盆、瓶、壺、罐、軍持等器形,當中大部分為中國陶瓷器,此外還有銅塊、鐵鍋等金屬器,以及玻璃器和石器。

在大洋海文化藝術協會的一萬五千餘件文物中,以青白瓷居多,其次是青瓷、醬褐釉器物。當中既有在當時價格親民的廣東窰場產品,也有景德鎮的青白釉產品和福建閩南窰口的青白瓷,滿足當時東南亞市場不同消費階層的需求。這當中有不少文物的品質和等級十分之高,比如一件青白釉瓜棱執壺以及兩件粉盒,後者一件器底押印「陳家合子記」款識,形狀為八角形,印有花葉裝飾,粉盒底足淺平;另一件呈瓜棱形,器身分十二瓣,釉色清透純淨,凹陷處泛青,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代景德鎮「段家合子記」青白瓷菊瓣盒相當接近,是宋代景德鎮的產品。此外,現場還有一件色澤綠黃、晶瑩潤澤的瓷碗,與唐代法門寺出土的秘色瓷十分相像,「這是一級文物的品相。」張嘉謙介紹道,「另外,這艘船上還有唐代的瓷器,推測是當時北宋時期出口到海外市場的『古董』。」

印證發達貿易

在已經開箱的陶瓷中,如今已經查明的窰口有二十多個,當中不少已經絕跡,「之前我們請景德鎮當地的專家來看,他說這裏面的瓷器他都只在書裏見過,從未見過實物。」由此可見其對於研究中國陶瓷之價值。除了用來進行貿易的陶瓷,沉船中還發現了壓船石,一條金鞭,船上用來通訊的銅鑼以及商人和船員使用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阿拉伯人使用的祈禱用具,以此證明船上有阿拉伯人。

另外,船上發現的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古錢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古錢幣十分珍稀,推測是用於在東南亞本地的貿易支付中,說明鱷魚島沉船可能是一艘行駛於東南亞各島進行貿易活動的商船,也印證了北宋海上貿易之發達。

某種程度上,北宋的文化、歷史、社會風貌,都凝聚在這一艘船上;而這也是張嘉謙當初念念不忘,一定要將這批文物帶回中國的原因。「古董,很值錢,一件東西可以幾百萬幾千萬一個億,但是它只是一個古董。而這是一片遺產,是北宋的文化遺產。」看着這一屋子沉甸甸的物器,張嘉謙說,「曾經,整個海上都是我們的世界;後來我們把海洋丟了;現在要重新找回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