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我與大公報/在大公報「織」網\王 偉

二○○四年四月六日,我踏進了灣仔軒尼詩道三四二號的大公報館大門。那一刻,我有些興奮,一則因為自己在暌違多年之後,又能重返鍾愛的報紙工作崗位;二則慶幸自己再度投入一家名報的懷抱,得以親炙前輩的遺澤。

不曾想,報社安排我主持大公網編務。

當時的大公網,主要的內容,就是把報紙搬到網上,再根據中文通訊社的消息,滾動編發幾十條即時新聞。開張雖已有些年份,但人員不過十人,其中能上手做內容的還不到七八條槍,大部分人又在深圳上班,多是新招的大學畢業生。而一向以傳統報紙為正統的我,對網絡新聞還有點排斥。報社的調遣,讓我感到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我在國華大廈十四樓那間逼仄的辦公室,見到了先我一年來港,當報社副總經理兼大公網總裁的烏寶貴。烏總以北方人特有的熱情,歡迎我的到來。因為前任大公網總編輯陳杰文(有報社才子之稱,寫得一手好字,香港「中央圖書館」那幾個字,就是他題寫的)到特區政府高就,烏總一肩挑行政與編務兩擔,每天也直接動手整理頁面、編發新聞,幹得不亦樂乎。他向我介紹大公網的詳情,談報社對網站發展的厚望,談我們擁有的優勢。我得知,一個小小的大公網,正以網絡無遠弗屆的能量,擴展着大公報在全球的天地,特別是立足香港、面向全球而又能無障礙地快捷進入內地的優勢,使它在報道新聞、傳播觀點、影響輿論和延續百年大公文脈等方面,發揮特殊的作用。

我感受到了正待擴張的大公網,在報社傳承和發展中的地位,領略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很快,我就和性情耿介、學電子工程卻又雅好文學、有較深古詩文底子的烏寶貴一起,全身心投入到大公網的壯大發展之中。

我做過多年的報紙版面編輯,編稿、改稿、做標題,已經成了我的愛好,即便承擔組織指揮的工作,仍喜歡親力親為,以直接動手幹活為樂事。於是攬下了整理首頁新聞的任務。每天一早起來,就坐在電腦前,一通忙乎,從已經上傳的當天報紙新聞中擇選重要的、吸引人的,重新製作一行精要概括的標題,編好言簡意賅而又能引發閱讀興趣的提要,再從頁面整體美觀、重點突出的角度,做一番審視和調整。沒過多久,我和烏總就把這些有專業追求的編輯手法,變成一套操作規範,使全體編輯人員掌握。

滾動新聞 初具雛形

那時,大公網的小,表現在它的主體仍是報紙內容的網絡版,自編即時新聞數量很少,而且每天有效發布時間只有不到十小時,下午五時下班以後,若無重大事件,一般就沒有即時發布了。顯然,這還不能符合網絡新聞的要求。我和烏總商量,首先要延長即時新聞的發布時間。我們在深圳增招了兩名小編,以應輪值之需。隨即,將即時發布的時間延長至晚七點,很快又延長到晚十點。至於夜半到凌晨的這段空窗期,就常常由我和烏總,不分業中業餘,遇有重要消息,在家裏就選編稿件上傳,由此,使得網站具備了滾動發布新聞的基本樣貌。

我也在想,有容乃大,大公網要由小變大,內容需要突破報紙和通訊社電訊稿的範圍。而且,也要用好核心部分在香港,能夠縱覽中外各路新聞的獨特優勢,加力吸引渴望了解多元新聞的內地受眾(當時大公網的點擊率,超過半數來自內地)。因此,大公網編發新聞的視界從電訊稿擴展到方方面面,特別是有萬眾矚目的重大事件和突發事件時,看電視直播、請內地駐站記者報料、直接電話採訪等等,各種手段都用上,想方設法編發滾動、即時新聞。

那些年,網絡移動傳播尚在孕育中,我們仍能找到大有作為的機會。比如台灣地區選舉,國民黨、民進黨的勝負,大陸人民也特別關心。我們看着電視直播,一個白天滾動編發二十多條消息,及時報道得票情況,膠着或者拉開差距,等等。比如馬尼拉人質事件,我們也是從電視直播中,頻頻編發事態演進的消息。在準備充分時,這些報道已接近於文字直播。我們也從親歷者的角度,努力編發一些即時新聞。韓國農民趁國際會議舉行之際到香港抗議,夜晚在報社門前的軒尼詩道上擊鼓進軍,我在樓上憑窗俯瞰,馬上編發一條滾動新聞。未幾,一位同事從會展中心警察驅散示威韓農現場歸來,講述親嘗催淚彈的經歷,我轉手就敲出幾行文字發在網上新聞裏。

在網站規模小、人員少,技術支撐條件較差的情況,我們在盡力擴大即時發布的基礎上,居然還做成了一次大型活動的多場文字直播。那是二○○六年初夏,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在杭州、舟山舉行。大公報是論壇的全程宣傳支持單位,對大公網則提出做直播的要求。我們勉為其難受領任務,在毫無經驗和參照的情況下,自編了直播程序,幾經調試基本可用。我帶着兩名並無採訪經歷、主要負責攝影攝像和傳輸的員工赴杭州,一落地就投入工作,既即時發布各種圖文報道,又事先準備好文字直播的各種資料,在論壇開幕式、閉幕式現場根據進程精準上傳相應文字內容、配發現場圖片,經後方烏總等的有力保障,順利完成了報道和直播任務。我們報道和直播水平,甚至超過了有裝備和技術支撐,並且組成二十多人專業團隊到現場的其他網站。

我們努力突破各種條件的限制,運用網絡傳播優勢報道新聞的努力,受到了同行的關注和受眾的歡迎。大公報社長到訪內地,聽人們說:現在我們看境外新聞,除了鳳凰網,就是大公網了。我們借着百年大公的名聲,靠着精編新聞、快捷發布,讓大公網聲譽漸起。我至今還依稀記得一連串年終統計數據:二○○四年,大公網日均點擊率(當時我們很少統計頁面瀏覽量)為二百七十七萬,二○○五年為三百六十萬,二○○六年為六百萬,二○○七年則達一千萬,二○○八年約一千三百萬,之後又攀升到一千八百萬。

創設頻道 增加黏性

在努力做強新聞的同時,大公網還創設了多個頻道,以增強吸引力和黏性。比如,我們覺得大公報的百年積澱,是一座豐富的寶庫。正好那時百年間的報紙版面全部掃描入庫實現電子化,又有一百一十周年報慶的系列電視片等資料,我們就以此為基礎,開設了「百年大公」頻道。我們還與深圳的科技公司合作,引進一項基於爬蟲技術的搜索程序,可供用戶在網上下載,通過設定關鍵詞,及時獲得與己相關或自己最關心的新聞推送,因此豐富網站的服務功能。

我常常帶着一絲欣慰回想:那些年大公網的追求,是適應互聯網時代新聞傳播的潮流的,也可以說,體現着大公報永不停歇的發展步伐。當然,我們也曾遭遇一些波折,這多少也是因為我們的追求超出了實際的可能。二○○六年九月初,大公網及時編發了多條上海社保案的新聞,其來源基本上是內地公開報道的,但經過我們的精心組合,可讀性倍增。結果,網站連續三天在早上被點爆,因為報社服務器的帶寬太小,承受不住讀者蜂擁而至。

後來,我因工作調整,也漸漸淡出網站的工作了。

二○一八年十一月二日,已返回上海近六年的我,出差香港,有幸重返報社。我走進了田灣的大公文匯集團大樓,看到了擁有整個層面,氣派、現代,設備齊全、工位眾多的全媒體中心,也看到了多位轉崗辦網的大公報老同事。我的那份激動,很有些特別。我在微信中說:想着自己也曾做過大公的網站,算是新媒體的「先驅」,當年獲得的東西,大概總有些積澱在其中吧!

二○○四年四月至二○一二年十二月在大公報工作,曾任報社副總編輯兼大公網總編輯

(文中小題為編者加)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