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慶祝回歸25周年/匯聚人才資本 中資境外上市首選

  圖:香港近年新股上市集資金額

香港一直是內地企業走出去、外國企業走進來的首選地,長年處於全球新股集資額最高的前三位。CFA協會亞太區行業倡導總經理梁家恩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融資市場有獨特的定位及優勢,如創作意念、資本及人才等。相信今年新股市場疲弱只屬周期性,內地企業要與世界接軌,而世界投資者亦對投資內地有興趣,香港會繼續吸引不同企業來港上市。」\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香港過去GDP增長十分快,雖然經歷97年資產泡沫爆破,但香港經濟很快回復高速發展。尤其內地改革開放,國企開始來港上市,到08、09年民企來港,近期的中概股均是香港市場的轉捩點。」梁家恩說。

集資額急跌屬周期問題

不過,面對疫情及資本市場動盪,香港新股市場大吹冷風。截至今年5月底,香港首次上市集資總額僅169.8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跌91%。市場亦下調對香港新股集資額的預測,由原本的3500億至4000億元,下調至1800億至2000億元。

對於香港今年新股集資額大跌,梁家恩指,近年世界經濟動盪,今年以來全球面對高通脹問題,市場預期熊市來臨的同時,亦面對很多不同的挑戰,香港亦難獨善其身。「市場低迷下,公司亦不希望於這個時間上市融資,因估值必然受影響,不少公司因此推遲上市計劃。」她認為,香港今年集資額急跌只是周期性問題,如08年及09年一樣,要「歇一歇」,香港可趁這段休息期間,鞏固自己的競爭力。

梁家恩表示,一間公司選擇上市地點時,會有以下考慮,一是希望接觸那些投資者;二是融資所得是用於海外或國內;三是所屬行業的認受程度,因認受程度較高,估值亦會較高;四是有關市場的流動性;五是當地法規及監管條例;最後是交易所是如何保障投資者。「香港融資市場有獨特的定位及優勢,如創作意念、資本及人才等,相信會繼續吸引不同企業來港上市。」

事實上,回歸後,隨着愈來愈多內地大型企業來港上市,香港股票市場的規模亦愈來愈大。不過,隨着大型國企及民企大都已經來港上市,市場憂慮未來來港集資企業下跌。

梁家恩對此並不擔心,指不同時間會有不同企業來港上市,如國企後有民企,民企後有新經濟股及中概股。她指,ESG為大勢所趨,未來可能會有再生能源、環保清潔能源等公司來港上市。

吸引企業來港 自然吸引人才

至於最近興起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她坦言熱潮已過,加上香港只准許專業投資者投資,故成交疏落。她續稱,SPAC一般需要兩至三年時間才見成果,故要等一段時間,才會見到成效。但她認為,香港是需要引入SPAC,以給予投資者不同的投資平台。

除硬件外,人才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近年本港出現人才流失的情況,梁家恩指中長線而言,對本港人才情況仍感樂觀。她表示,香港問題是租金等經營成本太高,但認為只要香港一直是企業最受歡迎的上市地點,自然會吸引人才來港,不擔心人才流失問題。

她指出,香港現時的發展模式可行,又直言對一個金融中心而言,信任度十分重要,希望香港未來可繼續保持投資者的信任及信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