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HK人與事/紅隧通車憶過海\陳德錦

紅磡海底隧道通車不覺已五十年,當日盛況仍歷歷在目。對年逾耳順的人來說,最早的集體記憶可能是「過海」的忙亂倥偬。當年由深水埗碼頭搭小輪到上環,繁忙時段要排長龍入閘。航程較短、班次頻密的天星小輪同樣人頭湧湧。不單因那時是以現金買票,更因為時間緊迫,過了海,無論上班或回家,還必須再搭車。在颱風活躍的季節,風高浪急,要奔走於兩岸的人更提心吊膽,害怕一旦小輪停航便回不了家。

今天年輕一代,未必能感受到紅隧通車為香港人帶來的興奮。回看香港開埠歷史:港島發展在先,九龍半島隨後:上世紀中葉,九龍已是工業重鎮、人口大增,米糧牲口也由內陸經火車南下到此集散。不少人要「過海」上班、上學、探親訪友,兩地只依靠渡輪往來已是城市發展的短板。既然當年不能建一條跨海大橋,香港人只得等候這條以沉箱組駁的隧道早日貫通島陸,而這等候終在五十年前的夏天有了結果。

猶記得家在灣仔、在九龍塘念大專的年日,早上我會從家中露台遙望碼頭,看看是否正有渡輪泊岸,估計了班次,才決定往碼頭步伐的緩急。那時,我的「一小時生活圈」僅能由灣仔跑到獅子山腳,相隔不過是兩公里寬的維港、三四公里的路程。有了隧道,可搭「隧巴」過海,方便直接,但受限於巴士班次不穩定,路面交通時有擠塞,所花時間其實相若。那時「隧巴」收費也較高,用車船接駁的方法可省回幾文錢。

紅隧通車那天,由一位笑口常開胖胖的女藝人坐在古董車上由紅磡「潛進」水底,再「登陸」銅鑼灣,這十分鐘車程,一向依賴汽車渡輪的司機無不稱奇,不管收費稍高亦躍躍欲試。到大家都用慣了不再擔心諸如滲水通風之類問題,政府已醞釀建造另一條海底隧道,以地鐵穿越維港。有了紅隧、七年後也有地鐵通車,全港市民便不用在風季「望洋興嘆」了。

有了海底隧道,的確省時;但回想舊日,難道就讓時間在等車候船中白白溜走?在船上,我會一邊啃麵包,一邊讀小說,間或在碼頭小報攤買到新一期的文學刊物。在車裏或小睡,或作一個文學白日夢。港九兩岸,文字和意象做了橋,讓我跨過很多非要細讀便不能領略的名作,一個一個藝術的站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