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守望香江/中資金融業與港共譜新篇\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孟 羽

  圖: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中資金融機構為創科產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經歷了一系列的挑戰,特別是2019年的修例風波一度令香港社會陷入動盪。隨着中央政府果斷出手,修補了特區的國家安全漏洞,完善了香港選舉制度,實現了香港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香港由此邁入由治及興的新時期。

回歸後香港金融業蓬勃興盛,中資金融機構發展日新月異,中資持牌銀行由19家增加至32家,資產增長超過9倍,市佔率由11%提升至36%。中資銀行沒有辜負時代機遇,為香港繁榮貢獻了一份力量。

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既面臨着新時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無限機遇,同時也要面對外部世界的巨大風險與挑戰,機遇與挑戰並存。新時代賦予了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新的使命,那就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為香港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實現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香港力量的宏偉實踐中再立新功。

一,應對三大挑戰,解決深層次問題,與香港共生共榮

首先要維護香港的金融安全與穩定。國際地緣政治形勢風起雲湧,美國圍堵中國發展復興的動作不斷,實施金融霸權,濫用長臂管轄,動輒制裁,都構成了香港金融體系的潛在不穩定因素。金融是香港的核心優勢之一,也是香港的核心安全之一。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長期穩定,需要香港金融市場進一步多元化和平衡,尤其是中資金融機構要繼續做大做強,在關鍵時刻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保障香港金融市場有效有序運行,與監管機構共同守護香港的金融安全。

其次要服務香港的產業轉型升級。新時代的香港經濟發展需要多元化的繁榮,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新行業、增添新動力。中資金融機構要積極發揮全牌照、全鏈條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借鑒內地與國際科技金融的經驗,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平台資源,創新服務和產品,為香港科創產業發展提供股權融資(PE)、IPO、債券、銀團、雙邊貸款、併購、投貸聯動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以金融創新為器,服務產業升級之本。

再次要助力民生發展,共建美好家園。實現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展民生是根本和基礎。金融作為經濟社會的重要血脈,不僅為大機構、高淨值人群提供服務,也要像毛細血管一樣,廣泛覆蓋服務好小微企業、社會大眾。在港中資金融機構要把增進普惠金融的可獲得性作為使命,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和社區銀行等傳統網絡渠道的雙重能力,為廣大的基層客戶提供與時俱進的金融服務;實施普惠金融優惠紓困計劃,為基層民眾在購房按揭、置家消費信貸、小企業政府擔保融資、抗疫紓困計劃等方面積極作為。同時與政府機構及社會各界合作,成立公益慈善基金、獎學金計劃、實習就業計劃等,積極支持香港青少年教育、就業、創業發展,增加青年上流機會,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二,把握機遇積極作為,共譜香港新篇章

一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機遇。大灣區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產業結構最完善的區域之一,在港中資金融機構要發揮灣區網絡渠道優勢和境內外聯動優勢,積極促進灣區內的軟硬基礎設施互聯、產業與生活圈融合,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創新產品和服務,全力為廣大機構、個人在大灣區的投資發展、生活居住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便利服務,助力建設宜業、宜居的世界級灣區。

二是「一帶一路」共建共贏的機遇。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發展,崇尚共贏,傳遞希望,目前已有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加入到「一帶一路」大家庭。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大有可為。

三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人民幣國際化是大勢所趨,香港是離岸人民幣樞紐。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既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直接參與者和推動者,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直接受益者,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可謂既得風氣之先,又處近水樓台。

四是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機遇。2014年以來互聯互通機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向到雙向、從單一品種到多品種,是香港作為連接境內外金融市場橋樑持續創新的典範,為境內外金融市場的互促共贏開闢了新道路,為跨境金融發展與監管的平衡開創了新模式。股票通、債券通已經成長壯大,理財通、ETF通也必將厚積薄發。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在此過程中既發揮了重要的開拓作用,也很好地把握住了商機,需要繼續積極作為,推動兩地金融市場開放和互聯互通機制行穩致遠。

五是綠色金融、雙碳轉型的機遇。中國已經進入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升級轉型的新階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擔當大國責任,中國在綠色金融、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雙碳轉型發展中領先全球。香港特區亦宣布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綠色產業前景不可限量,綠色金融商機無限。香港在綠色金融方面兼備資金、資訊、區位、法律等綜合優勢,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應積極帶頭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的力度,積極投入到內地和香港特區「雙碳轉型」的宏偉事業中來,創造綠色價值,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香港建設區域綠色金融樞紐。

六是北部都會區建設發展的機遇。開發建設北部都會區是完善香港城市布局,打造未來發展新引擎,建設科創新高地,加強與內地互促互聯的重大中長期規劃舉措。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在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中將大有可為。交通銀行扎根香港88年,在新界有完善的網點布局,深耕廣播多年,今年首個北部都會區概念的項目融資已落地,未來將全力支持北部都會區在土地、基建、房屋、產業、社區等各個方面的金融需求,為香港發展新引擎加油助力。

七是服務中資機構走出去的機遇。香港背靠祖國、連接世界,一直是中資機構進入國際市場的第一選擇。有超過2080家內地企業在香港投資設立機構,超過1200家中資(概)股票在香港上市。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服務中資企業走出去,既有先天優勢,又是題中之意,責任在肩,當仁不讓。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對香港、澳門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台。」

「歷史長河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但總會奔湧向前。」交通銀行香港將與廣大的愛國愛港同仁齊心協力,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共同譜寫香港新篇章。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