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八旬翁繪《紫荊花燦滿香江》寄託祝福

  圖:陳鎮湖以《紫荊花燦滿香江》表達對「一國兩制」下香港繼續行穩致遠的祝福。

【大公報訊】記者徐小惠報道:在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的前夕,《大公報》收到八十四歲香港市民陳鎮湖的來信,連同其國畫作品《紫荊花燦滿香江》的縮印版本一起,表達他對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的慶賀以及對「一國兩制」下香港繼續行穩致遠的祝福。

《紫荊花燦滿香江》是一幅160×80厘米的大畫,畫面主體是以紫荊花組成的「香港好V」字樣,身後是繁華的香港島。昨日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陳鎮湖表示,V是Victory的意思,表達對香港能夠更加繁榮穩定的希望。這件作品始構思於七、八年前,僅為了收集資料和寫生,陳鎮湖就用了半年時間,而後又用了一個月時間全心投入創作,並於四、五年前完成創作。

做義工教學生國畫

操着一口濃重的鄉音,陳鎮湖告訴記者,他一九三八年生於汕頭,出生的時候剛好是抗日戰爭時期,一九三九年侵華日軍對汕頭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我家死了十幾個人,我被埋在廢墟裏,然後被救了出來。」此後陳鎮湖對於幼年時期的回憶,是不停地逃難,「逃來逃去。」整個國家滿目瘡痍,「不像個樣子。」孩童時代的經歷,令陳鎮湖對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取得的成績,感到格外的珍惜和感動。一九八○年,陳鎮湖來到香港,因為語言上的障礙,陳鎮湖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保安員。不過即便如此,陳鎮湖仍保持對於國畫的熱愛,二○○○年退休後,他有時間開始做義工教學生國畫,每周教兩天,每天教學四五個小時,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前才停止。

「這幅畫中的每一朵花都需要畫幾百筆。」陳鎮湖講到。《紫荊花燦滿香江》在技法上使用了其自創的「拖筆」方法代替鉛筆素描,比工筆更易入門;畫面上紫荊花在水中飄盪,每朵花都由細微花紋組成,樹葉富有動感,彷彿能聽到它們婆娑作響的聲音。創作這幅畫之時,恰逢香港修例風波,而今隨着社會逐漸穩定,陳鎮湖對「一國兩制」有了更深的體會。在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之際,他希望這幅畫給更多人看到,希望更多人能夠感受到其中愛國愛港的情懷,「如果有人願意收藏或者展出,我願意將此畫捐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