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目標為本/學者倡精簡行政程序 加快土地供應

  左圖:浸會大學麥萃才認為,房屋局將聚焦土地及房屋供應問題,以一條龍模式生產房屋。右圖:經濟學家關焯照強調,特區政府要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大前提必須增加土地供應。

為解決本港樓價高企問題,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特區政府需要精簡土地行政程序,亦應該用好主導權,包括透過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製造「萬能麵粉」,以加快興建房屋步伐。

麥萃才:發展郊野公園邊陲

麥萃才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房屋供應至今仍不足,原因是特區政府各個部門欠缺協調,行政及規劃程序太過冗長。他相信,隨着特區政府架構重組,房屋局可聚焦土地及房屋供應問題,以一條龍模式生產房屋,由「麵粉」變成「麵包」,把以往冗長的程序拆牆鬆綁,由政府主導土地供應。

他又建議,特區政府透過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以製造更多「萬能麵粉」,這些土地由特區政府持有,可視乎市場需求去規劃土地用途,例如私人住宅、公營房屋或商業等用途,好好控制及規劃長遠供應。

麥萃才反問,「郊野公園邊陲位置,每年究竟有多少遊人到訪?難道真的一呎都不能修改?為解決房屋短缺問題,當局必須平衡市民大眾的利益。」以往城規會就一些具爭議性發展項目作公眾諮詢時,往往會收到大量一式一樣的意見。麥萃才認為,城規會應該對這類型意見作抽查,以確保並非來自同一人或團體的重複申述,避免影響到公眾諮詢的準確性,以致拖延發展項目的進度,達至土地資源有效運用。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連續12年蟬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首位,樓價中位數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逾23倍,即相當於不吃不喝逾23年才能購買一個住宅單位。

關焯照:私樓比例增至四成

他感慨,現在基層的確買不起樓,有資金入市的年輕人,主要靠「父母幹」。他認為本港打工仔薪金不會大升,只好寄望特區政府盡早落實執行(增加土地供應)。另外,私樓每年供應太少,未能滿足置業需求,僧多粥少之下,樓價自然高企,當局應該調整未來公營及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目前的7:3改為6:4,即公營房屋佔60%,私營房屋佔4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