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港深緊密融合 貿易額25年飆十倍

  圖:深圳海關關員實地巡查供港蔬菜種植備案基地。\深圳海關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石華深圳報道:香港是深圳最大的進出口市場,深圳口岸是內地對香港進出口的主通道。據深圳海關統計,深港進出口貿易規模從1997年的701.7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幅攀升至2021年的7225.3億元,是回歸時的10.3倍,其間年均增長10.2%。今年前5個月,深港貿易已超2000億元。

深圳海關改革創新 經貿更便捷

得益於深圳製造業水平、企業經營自主度增強,以及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深港貿易的產業結構在25年間持續優化。香港回歸以來,港商建立的「前店後廠」加工貿易模式逐漸萎縮。產業鏈更完善、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由1997年的147.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352.4億元,年均增長9.7%。

事實上,在過去20多年,深圳通過推進加工貿產業轉型升級,製造業水平突飛猛進,為企業提供完善的產業配套和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同時,深圳海關還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特別是加工貿易聯網監管、集中報關等政策,從深圳誕生再複製推廣到全國,成為普惠性的政策,令深港民營企業快速發展,也成為深港貿易中重要的推動力量。

港人程志輝創辦的明輝公司,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明輝公司於1986年在深圳市龍崗區成立,為世界各地的酒店生產洗髮水、洗手液等產品。早期的明輝只是一間擁有30多名員工的小型加工廠。程志輝介紹:「當時絕大部分原料都是客戶指定的,要從國外進口,經過我們加工後再貼上客戶品牌出口到香港,再從香港發往全球,我們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

時至今日,明輝在深圳的員工已達2000多人,每年進出口額超1億美元,而生產用的原料多數在內地採購,還成功推出了自有品牌。因此,明輝也從單一的來料加工廠轉型為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集團公司。

為供港食品企建綠色通道

此外,聖安娜餅屋於1994年在深圳寶安開設了聖安娜餅屋(深圳)有限公司,負責生產在香港、澳門銷售的麵包、中西式糕點、月餅等食品。供港食品對通關時效有很高的要求,雖然深圳公路口岸24小時通關,但因普通的報關單申報模式存在轉人工審單等情況,無法滿足企業夜間申報、夜間通關「即報即走」的需要。為此,深圳海關在2003年起,向加工貿易企業推出了公路口岸進出境集中申報模式。在集中申報模式下,加工貿易企業可以憑清單進出境,系統自動放行,每月匯總集中報關。

聖安娜餅屋關務部門負責人表示,深圳海關為供港食品企業建立了「綠色通道」,令聖安娜進口的原料、出口的食品,直接通過互聯網辦理加工貿易手續,確保麵包、糕點每天凌晨準時送到香港的店面。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