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僅17歲的馮皓揚憑《媽媽的神奇小子》入圍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及「最佳新演員」,勇奪男配角獎。皓揚透露本身患有輕度亞氏保加症,但為了目標,他堅持去努力,終得到認同。其個人經歷正是鼓勵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的例子。
皓揚坦言之前沒想過會得獎,他覺得如果角逐「最佳新演員」落敗,要拿「最佳男配角」更加難。所以,頒獎禮當晚聽到男配角得獎者是自己時亦嚇了一跳。他說:「走上台領獎時,不禁回想起三年前試鏡的情況,當時導演用了三小時跟我試鏡,很多點滴記憶浮了出來,情緒不禁有點激動。幸好那時仍能保持鎮定說了致謝辭,原本我在頒獎禮前不想寫致謝辭,但爸媽說都可能有機會(獲獎),叫我寫一寫會好些。」
他又表示,《媽媽的神奇小子》上映時,正值自己由中五升中六的時期,最初看到宣傳片沒有自己的名字,還以為戲分被刪掉了。直至首映禮當晚,才知道自己有份演出,戲分沒有被刪。
考慮重拾書本
皓揚說:「拍攝這部戲時,我14歲,當時為了興趣去做。從小到大,媽媽都教我,做什麼事也要做到最好,所以我很用心去做,亦多謝大家給予機會。」他記得拍攝該片時要將頭髮剪短,並笑說:「以前我有電髮,有造型,但為了這部戲而剪短頭髮,返到學校被廿幾個男同學包圍,他們好奇為什麼我會剪短頭髮。當時我解釋因為拍戲,但沒有透露是哪一部戲。」
皓揚患有輕度亞氏保加症,問到對演戲有影響嗎?他說:「我沒有刻意留意自己的思維模式跟其他人是否不同,但我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社交方面,我由中一開始就沒有女性朋友,也不會跟女同學玩。某程度上,演戲幫助自己打開心窗。聽媽咪講,亞氏保加症患者大腦接收情感的部分有損傷,但拍戲正正要明白角色的想法及感情,也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所以,演戲有助我克服亞氏保加症。」他表示小時候不懂表達、溝通,現在有所改善。
為了追夢,皓揚暫時停學,故此未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他表示,演戲是自己的目標,現時他在以前就讀的演藝學校工作,教小朋友演戲,亦在學校做接待員。然而,他停學一年後,覺得很多事要讀書進修才會明白,所以正考慮補考DSE。皓揚說:「多謝家人的信任。放下學業是我個人的選擇,只因自己在讀書方面有點迷惘,覺得現時我的目標是拍戲,便選擇先做好一件事。」
大公報記者 溫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