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 深圳「綠肺」

  圖:遊客走進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參觀。\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石華深圳報道: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距離香港平洲最短距離3.704公里。公園內的古火山遺跡,海岸地貌和生態環境,是探索深圳地質演變發展的天然窗口和實驗室。來一趟猶如在大自然上了一節地理歷史課。

公園以古火山遺跡為主體

公園以距今約1.35億年前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時期兩次火山噴發的古火山遺跡,以及2至1萬年以來形成的海岸地貌景觀為主體,兼有古生物化石埋藏地、斷層和構造地貌、溪流峽谷、瀑布跌水、崩塌地質遺跡及海岸風光等景觀。

走進公園,可以再現遠古恐龍生活的場景,讓你感覺恐龍就在身邊;可以再現億年以前這裏火山爆發的場景,了解周邊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可以看到各形各色的礦石,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裏,可以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地質奇旅。  

大鵬新區約佔深圳市一半的海岸線和1/4的海域面積,有128公里海岸線、305平方公里海域、54個沙灘。此外,新區森林覆蓋率77.74%,森林面積佔深圳四分之一。一直以來,大鵬都是深圳的「綠肺」和「後花園」。

擁有生態資源價值逾八百億元的大鵬新區,在大鵬新區這座都市「後花園」中,公園是一大重要載體。近兩年,大鵬湧現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公園。例如,以夜色聞名的荷塘月色公園,保護銀葉樹的銀葉樹濕地園,依山傍水、竹林靜謐的「禾塘山水」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