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檢視中醫藥發展策略\聞 風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表示,中醫藥是香港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優勢,強調將全方位促進中醫藥事業向前邁進,提升香港中醫藥的發展動力。政府表態支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具體行動。

近年政府不斷提升了對中醫藥的重視,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的推出,以及擴大中醫藥的應用,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從本質上而言,中醫藥並未真正納入公共醫療體系,支持力度更難與西醫相提並論。

早在三年前,政府啟動了五億元的中醫藥發展基金,為中醫藥界提供財政資助,目的是要提升整體水平,包括培養中醫醫院所需人才,促進與中醫藥有關的科研,協助業界改善其設施設備等等。五億元不能說少,但涉及範圍實在太大太廣,能起多大效果,令人存疑。

發展中醫藥人才是關鍵。近十多年來除本港三間大學中醫學院培養的中醫師外,內地許多大學每年也培養了不少香港籍的中醫畢業生。對於這支相當龐大的中醫人才隊伍,不能單靠所謂的「市場選擇」,需要特區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應積極探索建立中醫職稱架構,例如設立中醫師、專科中醫師、顧問中醫師專業職稱制度。

顯而易見,支持中醫藥發展,需要有清晰的規劃、具體政策與落實時間表。「零敲碎打」式支持,這不可能起到實效。

發展中醫藥,不僅有利於健全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有利於保障港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於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早前撰文表示,香港不僅是中醫藥用家、更可為中醫藥在全國以至全球發展作貢獻。

這方面需要特區政府積極謀劃。當前就要檢視整體中醫發展策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