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政策思考/全面將中醫納入基層醫療系統\黃元山、廖美香

上一屆特區政府已完成制訂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的框架,並提出改革措施,進一步加強香港基層醫療服務,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有關框架的具體建議已交與現屆政府考慮,以訂定合適的執行方案。中醫主張「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在基層醫療可發揮重大作用。新一屆政府管治團隊上任後,市民期待中醫可納入基層醫療,以應對人口老齡化,並及早做好慢性病的防治。

隨着香港人口老化,對醫療服務需求愈來愈大。香港的醫療系統一直以西醫為主導,但病人往往要輪候一段長時間才能使用醫管局的專科門診服務,顯示基層醫療服務供不應求。中醫主張治未病、扶正祛邪、治病求本,正好在基層醫療大為發揮,提升市民健康素質,且減低醫療系統的負苛。

治未病減輕醫療系統負擔

中醫認為,上醫治未病,當人體出現疾病症狀,尤其出現小微症狀,便應及早處理,救其萌芽,防止惡化成慢性疾病。利用中醫中藥、針灸、食療等多元方法改善健康。患者一旦患病,可利用中醫藥治療固本強身,注意防止併發症,從而降低入院治療的機會。

可是,現時本港醫療體系內並沒有完整的公營中醫服務。十八區的三方協作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是由醫管局、非政府機構及本地大學,以三方夥伴合作的模式營運,並非由政府機構負責診所的日常運作。市民一旦患病,要享用公營治療服務,基本上只能尋求西醫治療,其中的原因包括價錢相宜,又沒有資助名額限制。而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每年只提供六十二萬個資助名額,每次收費一百二十元,較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診金只是五十元,相對昂貴。

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已遍布全港十四個地區,政府目標是今年內做到十八區全面覆蓋,但康健中心或康健站服務也甚為局限,以現時康健中心只轉介特定疾病(中風、腰背痛及膝關節退化痛症)患者,給予針灸服務的津貼,但不包括服用中藥的資助,業界已呼籲檢討予以擴大資助範圍。以去年12月「三九天灸」為例,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與三間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提供天灸治療服務,但屬於試行性質。中醫為人們於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或三伏天(一年中最熱的日子)進行天灸,透過敷貼溫熱藥材於穴位,增強人體氣血,扶正補虛,平衡陰陽,預防疾病,是中醫治未病的方式,值得多推廣支持。

強化中西醫協作計劃

西醫的治療水平相當優秀,但有一些疾病的治療中醫亦可發揮作用。現時醫管局推行的中西醫協作計劃也是一個小範圍:向指定的八間公立醫院,為四個選定的疾病(包括中風、肌肉及骨骼痛症、癌症紓緩治療),且限定於住院病人,進行中西醫協作治療。

其實,中醫在治未病、皮膚病、傳染病、婦科、兒科等均具優勢,可以肩負重任。中西醫協作計劃的服務對象不應限於住院病人,也可納入到基層醫療,為更多市民改善健康。

總之,本港現時以西醫為主導的醫療體系應拆牆鬆綁,把中醫全面納入本港公營醫療體系,包括:強化中醫門診以及中西醫協作計劃,並增強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的中醫服務等。讓中醫藥可在疾病預防、疾病管理、社區康復擔當積極角色。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預計在2025年第二季分階段投入服務。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重新檢視十八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的角色。新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曾任港大深圳醫院院長,對內地中西醫結合抗疫的成效、中醫治未病服務有一定認識,期望他能借鑒內地中西醫結合、中醫治療的經驗,盡快將中醫納入香港以西醫為主導的醫療體系,讓中醫服務成為基層醫療其中一部分,造福廣大市民。事實上,為市民做好疾病的預防,實質上是為政府省下資源,大大減輕未來沉重的醫療及財政負擔。

作者分別為立法會議員、資深傳媒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