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能手機行業飛速發展的這15年裏,手機企業為了差異化競爭將手機相機作為一個主要的競爭領域,這樣的競爭給手機相機方面帶來諸多創新,包括:
1. 升降鏡頭。在2017至2018年,手機行業開始追求「全面屏」的概念,為了能避免在屏幕上打孔帶來的違和感,做到「真全面屏」,Oppo率先推出機械升降式的鏡頭解決方案,平時相機鏡頭隱藏在手機機身裏,只有使用相機時,相機模組才會升起。後續還有很多廠商推出類似的手機。但是由於機械結構長期使用會容易出現故障,這樣的升降式攝像頭的方案現已被行業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目前方興未艾的屏下攝像頭技術,在不使用前置攝像頭的情況,攝像頭部分幾乎不可察覺,只有在使用前攝鏡頭時,鏡頭區域的液晶會減少亮度,增加透光,從而達到「漏出」鏡頭的效果。
2. 潛望鏡頭。為了能夠讓手機可以拍攝到相對一般手機更遠的物體,手機廠商想盡辦法,竟然將一個「望遠鏡」塞進了不到10毫米的手機機身裏。這就是目前部分高端手機上會採用的「潛望鏡頭」。通過潛望鏡的原理,將望遠鏡所需的焦距長度水平放入了手機機身裏,這樣巧妙的設計,讓手機實現了可以放大拍攝100倍甚至更遠距離的物體。
3. ToF鏡頭。ToF,是Time-of-Flight(飛行時間)的縮寫,ToF鏡頭原理是向外發射一組人眼看不到的紅外光,它遇到物體後會反射回攝像頭,通過計算從發射到反射回攝像頭的時間差和相位差,並將數據收集起來,形成一組被攝物體的距離深度數據,從而得到一個立體的3D模型。將這項技術運用到手機上,其作用是輔助手機增加拍照對焦速度,優化大光圈背景虛化效果,通過計算光線從光源到被拍攝物體的時間,以此計算出被拍攝物體的深度信息,讓照片景深更加真實。
4. 超級夜景。伴隨着手機行業的迭代和發展手機相機的感光元件也越來越大,這意味着鏡頭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光線,也意味着在暗光條件下,可以拍攝出更明亮的照片。在這樣的硬件加持下,如今很多手機都支持了「超級夜景」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在暗光環境下,通過手機快速拍攝多張照片,將之疊加並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計算出畫面各處的明暗差異,然後以此為基礎整體提升圖片上各個像素的亮度,以達到在夜晚也能拍攝出接近白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