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提振經濟需要更有力的舉措

第二階段消費券昨日開始分批發放,首日已有合共130億元的消費力注入本地零售和餐飲市場,連同各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商戶及商場的疊加優惠,以及市民的加碼消費,將產生「乘數效應」,為陷入困境的本地經濟帶來及時提振作用。但也要看到,消費券的刺激作用始終有限,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推動社會早日復常,充分發揮對內和對外聯繫的角色,才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昨日有636萬合資格市民獲派2000元消費券,許多市民一家大小到酒樓聚餐,酒樓食肆比往日熱鬧得多。也有市民購買較昂貴的電器「獎勵自己」。第二階段消費券對亟需支撐的本地經濟而言,不啻「及時雨」。

消費券對經濟的提振作用立竿見影,已為事實所證明。政府去年八月和十月發放兩期消費券後,兩個月的消費總額同比增長11.9%和12.1%,遠高於其他月份。今年三月本港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消費倒退13.8%,但四月發放5000元消費券後,當月的零售業消費同比上升11.7%,但五月份又回落至-1.6%。這足以顯示,發放消費券的宏觀政策有效,消費券總額越大,對消費市場的提振作用越大。

然而,當消費券用完後,市道又會回歸基本面。可見消費券確實有效果,但絕非萬能藥。消費券由公帑支出,屬於非常環境下的非常措施,不可能經常為之,否則庫房無以為繼,也會影響對其他領域的支持和對未來的投資;其次,消費券是「皆大歡喜」,未能針對性地幫助有需要的居民,長遠不符公共財政第二次分配的原則,所以只能是短期刺激措施,解決不了香港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香港要走出當前經濟困境,還需更加有力的舉措。

本港目前的經濟形勢相當嚴峻,堪稱「內外夾擊」。俄烏衝突、能源危機、全球通脹、息口上升,種種不利因素導致寰球經濟顯著惡化,拖累香港出口表現,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經濟負增長。國際大行紛紛調低本港今年經濟預測至負增長,並認為今年下半年及明年香港的環境會更嚴峻。就內部情況來看,由於疫情反覆,香港生活復常的進度被拖延,尤其是香港與內地遲遲未能通關,對香港經濟復甦的影響最大。而香港長期未能與國際保持暢通往來,負面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香港的未來,在於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優質發展等國家戰略,在助力國家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角色。香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控制疫情和發展經濟方面做到「兩不誤」,否則難以打破「兩頭不到岸」的困局。同樣重要的是,香港必須加大力度推動北部都會區建設,引入科技人才,發展創新科技,為香港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

習近平主席對香港提出的「四點希望」,包括着力提高管治水平、不斷增加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特區政府要深刻領會、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積極作為,將市民的期盼當成施政的最大追求,增加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新一屆政府開局好過預期,展現了新氣象,有調查顯示民意支持度為近年新高,相信新一屆政府必將繼續奮力,以實際行動,證明不負中央所託、不負市民期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