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夢想基金撥款60萬 助正能量教師追夢

  圖:第四屆教師夢想計劃獲資格教師與評審合影。\大公報記者蘇薇攝

【大公報訊】記者蘇薇報道:「我想用一位老師、爸爸的角色帶領學生行走山野,讓老師可帶着學生走進這大自然教室共同學習,共同經歷。」第四屆教師夢想計劃的獲獎者之一吳金曉在頒授及分享交流會上說道。本屆教師夢想計劃於昨日舉辦了頒授及分享交流會並圓滿結束,頒授撥款予6項計劃,以資助8位教師追尋夢想,撥款約達60萬元。香港教師夢想基金主席連文嘗校長致辭時表示,計劃並無限制必須與教育相關,而是真正做到了關注老師的追求,但大部分老師追尋的夢想還是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

構思桌遊與數學學習結合

吳金曉表示,他的計劃名為「山野『生』蹤」,共構思了8條不同路線,希望可帶領學生「綠」遊香港,培養學生堅毅、愛自然、文化傳承、國民身份認同等等不同價值觀。吳金曉並希望以此寫一本書,讓學生、老師、家長從中得到些許啟發,而這個夢想將在此次第四屆教師夢想計劃的資助下實現。與吳金曉一樣重視香港文化傳承的葉寶玲、潘呈宇也為學生構思了一套名為「吾土吾情,兼容創新共傳承」的文化沉浸式旅程。

獲獎者王麗童和張嘉銘則以視覺藝術教育為起點,為鼓勵學生多參加義工等活動,完成了設計記錄冊、製作相關App兩階段的籌備,設計了名為「灣仔『與仁同油』」的第三階段計劃。希望透過資助籌備藝術科技融入社區的活動,帶領師生一起將正向的思維傳遞到社區。而同樣利用藝術的沈麗彥希望通過表達藝術治療的圖書創作,在疫情長期居家的特殊環境下,幫助解決家長和子女的親子矛盾。

獲獎者黃諾雯和徐銘恩,則分別通過將數學與音樂的結合和將桌遊與數學結合的方式,讓同學學習數學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有趣。

香港教師夢想基金於2015年9月成立,旨在支持教育工作者實現個人夢想。每項申請撥款上限為10萬元,現職或曾任職本地大學、中學、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及幼稚園的註冊教師,包括退休教師皆有資格申請。連文嘗表示,環顧香港教育,關心學生的很多,關心教師的則較少。計劃最初是想鼓勵教師追尋、實現一些不僅是教育上也可以是興趣上的、個人的夢想,而判斷的標準,一是看個人的意願有多強烈,二是能否為個人、學生甚至社會帶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