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公評世界/特朗普的強勢回歸凸顯共和黨的尷尬\周德武

特朗普被「抄家」一事繼續在美國發酵。這位前總統指責聯邦調查局的搜查行動是民主黨利用司法機構打壓政治對手,阻止其參加2024年大選,從而置對方於道義的窪地,並取得了一定效果。通常情況是,一旦某個政治人物被司法部門調查,其支持率下降是大概率的事,但特朗普被查,其支持率不降反升,並在共和黨內產生了一定的「聚旗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周二結束的懷俄明州聯邦眾議員共和黨初選結果已經出爐,爭取連任的利茲·切尼,以29%的得票率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律師哈格曼,而上一次切尼在該州的得票率高達73%,這次44%的選民拋棄切尼,說明大多數共和黨人根本不認同她對特朗普的政治追殺。

自2021年國會山106事件發生以來,切尼迅速站到了反特朗普的第一線,並在國會彈劾案中與其他9名共和黨眾議員一起投下贊成票,由此與特朗普結下了樑子。去年6月,她又接受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邀請,擔任國會106調查委員會副主席,更是讓特朗普恨之入骨。特朗普揚言,必須在中期選舉中把她清除出去。這次特朗普如願以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切尼的落敗是特朗普在共和黨影響力的一次全面測試,充分說明特朗普在黨內的強大號召力。自3月份中期選舉初選拉開戰幕以來,特朗普背書的200餘名州長及議員候選人,已經有180人順利進入11月份的決賽,特朗普向世人展示了「金手指」的功效。不過,一些輿論指出,雖然如此多的特朗普支持者進入決賽賽場,只是證明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但在全國的支持率到底如何,尚待觀察。

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宣布2024年競選幾乎沒有懸念,但能否重返白宮則取決於民主黨能否殺出像樣的黑馬與之抗衡,至少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民主黨人選尚未冒頭。

共和黨的尷尬是:一方面縱容特朗普勢力的發展,會讓共和黨進一步偏離主流價值,引導美國在孤立主義、民粹主義的道路上狂奔。另一方面,如果黨內有人膽敢挑戰特朗普,有可能迫使其另立山頭,甚至扯出MAGA黨的大旗,成立第三黨,這對共和黨來說簡直就是噩夢。1992年佩羅以第三黨身份參加大選,分散了共和黨的選票,讓老布什的連任夢破碎。如今黨內大佬們只好對特朗普禮讓三分,這讓其更加有恃無恐。

2021年支持彈劾特朗普的10名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目前已有4位主動退出競選,另外4位在初選中落敗,目前只剩下兩人闖過初選,能否在11月中選中留任還存在着不小的變數。從某種意義上說,共和黨內的政治大清洗已經形成了「寒蟬效應」。

共和黨內的一些有識之士對該黨 「特朗普化」憂心忡忡,但又無能為力。切尼表示,雖然她輸掉了中選,但將成立新組織,目標是力阻特朗普重返白宮。媒體猜測她很有可能以第三黨身份參與2024年大選。這對共和黨來說,無疑是一大傷害,但對於民主黨而言也未必是福音。一些不喜歡民主黨政策的人很可能會團結在切尼的麾下。

共和黨的撕裂並不是從特朗普開始的。早在1994年,時任眾議院少數黨黨鞭金里奇就在共和黨內發動了一場政變,逼時任少數黨領袖米歇爾辭職,於當年11月,共和黨40多年來第一次贏得了眾議院多數席位,金里奇因此也坐上了議長的寶座。一些輿論認為,金里奇的崛起及帶來的政治震盪,把共和黨引向了毀滅之路。金里奇熱衷於鼓吹陰謀論,主導了對克林頓「拉鏈門事件」的國會調查,同時對克林頓發起彈劾,可笑的是,他一邊就克林頓的婚外情調查得不亦樂乎,自己卻搞起婚外情,後被媒體揭發,不得不於1998年辭去議長一職。

如果說共和黨的道德大滑坡始於金里奇,那麼2003年小布什為伊拉克戰爭尋找藉口、不惜捏造情報則加速了共和黨的墮落,其主角之一就是時任副總統切尼,也即利茲·切尼的父親。利茲對特朗普公開撒謊不屑一顧,殊不知自己的父輩們正是始作俑者。

特朗普上台之後,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短短的四年間,利用推特平台公然撒謊三萬餘次,把美國變成真正的謊言帝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下台之後卻創立了「真相社媒」平台。

在民主黨的眼裏,106事件是一場暴亂,但在共和黨眼中卻是愛國主義行動,社會失去了共識,司法行動被賦予了黨派色彩,這就是美國的政治現實。民主與共和兩黨已然成為敵人,政治變成了你死我活的鬥爭。特朗普和拜登都要力拚2024年大選,這是他們唯一的自保方式,否則一旦遭到對手的清算,誰的屁股又是乾淨的呢?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