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公評世界/英國將開啟動盪與分裂的新時代?\周德武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走完了自己96載的人生。從1952年登基開始,共任命了15任英國首相,算得上是「鐵打的君主、流水的首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剛剛當選的新首相特拉斯年輕時候就主張廢除君主制,在其覲見女王兩天之後,伊麗莎白女王就永遠閉上了雙眼,讓人們多了些富有迷信色彩的解讀。

伊麗莎白成為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而查爾斯王子也變成等待時間最久的王子。但不管怎麼說,查爾斯王子最終修成正果,正應驗了那句話:命裏有它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查爾斯王子已正式繼承王位,成為查爾斯三世(又譯查理三世)。查理一世於1649年被「英國革命」發動者克倫威爾送上了斷頭台;而查理二世喜歡拈花惹草,民望極差,在位期間,倫敦曾發生過一場大火並暴發了大瘟疫;如今查理三世的命運到底如何,讓人們多了一些想像的空間。

伊麗莎白在位70年,堪稱一段世界傳奇。她70年的勤政雖為英國人贏得了一些體面,但並不能挽救英國衰落的大勢。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由英國引領,而第二次與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與英國無緣,而更多地由德國與美國所主導,更不用提第四次工業革命了。不過,大英帝國依然憑藉英鎊的地位,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至今佔有一席之地,並保留了英聯邦體系。

大英帝國的最繁盛時期在19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大約維持了半個多世紀,之後經歷了一個半世紀的衰落,但英國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19世紀末、20世紀初,前殖民地──美國後來居上,其GDP全面超過英國。在歐洲地區,英國還遭遇到了德國的強力挑戰,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相互殘殺,最終把英國送上了手術台。2022年,另一個前殖民地──印度的GDP也超過了英國,大英帝國在世界的排名進一步滑落。

媒體普遍認為,伊麗莎白的離世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但這一時代的結束是否意味着開啟動盪與分裂的新時代?

當下的英國內憂外患。首先,政府面臨着嚴重的信任危機。在過去的6年間,英國已經換了四任首相,六年四相的紀錄成為英國政治走向衰敗的重要標誌之一;另一方面,英國7月份的通貨膨脹率超過10%,能源賬單讓一些家庭喘不過氣來,國家正面臨社會動盪的前夜;英鎊與美元的匯率也處於198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其次,王室之內也是危機四伏。除了查爾斯三世之外,伊麗莎白女王的二兒子安德魯王子捲入了愛潑斯坦性醜聞,而她的孫子哈里王子因為與非裔離異女子梅根結婚而引發巨大爭議,梅根曾在接受採訪時指責英國王室存在「種族歧視」,從而把王室的內部矛盾推到風口浪尖。

查爾斯本人與卡米拉的婚外情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熱門話題,讓戴安娜王妃之死變得撲朔迷離。此外,查爾斯還捲入沙特王室成員的捐款風波,把大英帝國勳章授予他人,存有「賣官鬻爵」的嫌疑,查爾斯的號召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無法與其母伊麗莎白女王相提並論,查爾斯的登基只會激起英國民眾對王室存廢問題的進一步關注。

再次,從國際層面來看,新國王的凝聚力大不如前,在英聯邦可能產生退群的連鎖效應。前不久巴巴多斯宣布脫離英聯邦成為共和國,其他國家如澳洲、新西蘭、加拿大及加勒比國家會不會也加速脫離英聯邦,隨時都會成為媒體的熱話。

第四,就英國國內層面而言,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名能否保住也存有疑問。由於英國堅持脫歐,作為妥協,英國與歐盟達成了《北愛爾蘭議定書》,即北愛爾蘭地區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保持貨物暢通,換句話說,英國與歐盟的貿易邊界不包括北愛爾蘭地區,等於承認北愛爾蘭享有貿易領域「變相獨立」的地位,這讓英國十分後悔。無論是前任約翰遜,還是現任首相特拉斯都企圖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有意在北愛爾蘭地區樹立「硬邊界」,這當然有違與歐盟達成的國際協議,歐盟對此感到憤怒與不安,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北愛爾蘭掀起第一輪獨立運動也未可知。

蘇格蘭也有意進行第二次公投,2014年的那次公投,55%的人主張留在英國,讓蘇格蘭的獨立願望化為泡影。不過蘇格蘭大部分人也主張留在歐盟之內,對英國脫歐十分不滿。特拉斯在競選期間表示,她上任後堅決反對蘇格蘭舉行第二次公投,但蘇格蘭首席部長斯特金仍執迷不悟,接下來雙方的政治博弈將以何種方式收場考驗着大英帝國的凝聚力。總之,伊麗莎白女王的背影雖離塵世遠去,但大英帝國分崩離析的可能性及挑戰卻成為新國王查理三世揮之不去的陰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