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發掘愛國故事 做好愛國主義教育

第九批8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昨日從韓國空運回國,國家舉行隆重的迎回儀式。兩位香港培僑中學的學生代表培僑,迎接英雄回家。他們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最好的愛國教育,一定要繼承先烈精神,以報國為己任」。其實在香港,在我們身邊,不乏港人愛國的英雄事跡,需要盡快發掘整理存檔,因為這是最實在、最生動的國情教育素材。

七十多年前,數十萬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保家衛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香港培僑中學有六十多名學生回國報效國家,其中二十多人參軍奔赴前線,最年輕的只有十五歲。他們抱着必死的信念,奮戰在不同的崗位,有的充當汽車兵,有的成為政治教員,有的工作在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身邊。

歲月流轉,大部分老兵已經故去,活到今天的也是耄耋之年。由於他們不願出名,加上港英時期政治打壓,培僑學生參加抗美援朝這一段英雄壯舉幾乎湮沒無聞。直至兩年前,大公報訪問培僑老兵,撥開了歷史煙塵,引起各方重視。國家從沒有忘記為國犧牲的英雄,因此有了今次培僑學生應邀參加迎回志願軍遺骸的一幕。

培僑生參加迎回儀式,這是培僑的光榮,也是香港的光榮。培僑中學對此高度重視,希望進一步發掘整理有關資料,用來教育下一代的培僑生,令愛國精神代代相傳。教育局非常重視有關報道,希望將之整理為國情教育的素材。培僑老兵則殷切期盼今日的香港青年能繼承先輩的愛國傳統,投身祖國建設事業中,以自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在此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

培僑學生回國參戰是港人貢獻國家的冰山一角。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香港同胞從未缺席。香港同胞始終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一九四一年日軍侵佔香港,港英政府屈辱投降,但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繼續活躍在港九各地,寫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同樣鮮為人知的是,香港曾有一所達德學院,成立於一九四六年,愛國人士蔡廷鍇借出其在屯門的新墅「芳園」作為校舍。當時由於政局動盪,中共將一批知識分子由戰亂之地轉移至較為和平的香港安頓。這批逃難的人都是俊彥精英,包括教授、作家、記者和理論家們。到了一九四九年,港英政府眼見新中國即將成立,由包容變為鎮壓,下令關閉達德學院。如今,這裏已是一所中學,師生們日日從那些飽經歷史滄桑的紅磚建築旁經過,但未必了解這棟被稱為「紅樓」的建築物,曾經是中共培養人才的重地,留下許多愛國故事。

多年前特區政府開辦國情教育課時,一些學校抱怨沒有好的教材,也沒有實物,希望教育局提供。其實,香港不是缺少這方面素材,而是擦肩而過而不覺,時代久遠而湮沒。亦因此,教育局和有關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趁一些當事人還在,做好口述歷史及資料收集工作。一些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應該盡快修繕及保育。

郁達夫在紀念魯迅時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無可救藥的。」香港的愛國英雄層出不窮,他們值得我們敬重愛惜。要講好中國故事,首先就是講好愛國故事,講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平凡人的愛國故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