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臭氧及煙霧污染研究 制定控制策略

  圖:環保署牽頭,四間大學的學者組成團隊,研究香港和大灣區的臭氧和煙霧污染。

【大公報訊】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與香港環保署昨日在聯合發布會上,介紹一項為期三年的區域性臭氧及光化學煙霧污染的合作研究,致力於制訂科學的臭氧和光化學煙霧控制策略。

有關計劃由香港環保署牽頭,與科技大學、中文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的學者組成研究團隊,匯聚跨學科的專業團隊和尖端科技,旨在對導致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臭氧和煙霧污染形成的排放源、污染傳輸路徑,及傳輸演化過程等提高定量認識。

港科大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啟漢表示,港澳及廣東省政府過去20年實施各類減排措施,惟大氣中臭氧濃度由2011年至今平均升34%;問題的嚴重性便在近日反映,香港各區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近兩周幾乎每天達甚高及嚴重級別,而其中短期健康風險升高幾乎均由臭氧導致。

他提到,臭氧問題很複雜,不同區域或地方形成臭氧的有機物均有不同,且部分活性物質在環境中的濃度非常低,因此需要高端科研儀器及專家團隊深入研究,冀透過科學幫助解決問題。

香港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政策)梁啟明稱,這次研究由六項工作組成,包括在全港不同區域架設先進儀器,在近地面實時及持續監測作為臭氧前體物的VOC的成分和變化;在香港多個監測站利用雷射雷達持續監測風、臭氧及顆粒物的垂直分布變化特徵。同時會在每年一至兩個高污染日子,與飛行服務隊等合作,在海陸空共80處採樣,以作全方位空氣測量。

研究有助找出臭氧成因及傳輸軌跡,讓三地政府清楚知道要管制哪些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控制臭氧問題,更好制定減排政策及方向。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