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緣起執念/《宇宙探索編輯部》黑色幽默\錘 錘

  圖:《宇宙探索編輯部》由孔大山執導。

二○一五年橫空出世的短片《法制未來時》,以偽新聞片方式,吐槽了文藝片「悶死人」的特性,節目中導演被捕後,「懺悔」說自己「老是沉迷於自我表達」,堪稱全片精句。該短片無論對法制節目的模仿還是對拍文藝片的自嘲,都惡搞到位又靈氣十足,也讓不少人對導演孔大山未來拍攝的影片充滿期待。時隔六年,孔大山終於交出了一張優秀的長片答卷,這份答卷在二○二一年平遙國際影展放映時收穫眾多好評,也是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舉行時筆者最期待的影片,它的名字叫《宇宙探索編輯部》。

人心比宇宙更難測

簡單說來,《宇宙探索編輯部》講述了一個「宇宙迷」的執念:主人公唐志軍(楊皓宇飾)是一本名為《宇宙探索》科幻雜誌的主編,他過着和現代人格格不入的生活,吃寡淡的飯菜,上網查東西還要找別人幫忙,生活拮据,還有一些奇特的舉動和執拗之處,比如認為電視上的雪花點是「宇宙的餘暉」,家中的電視壞了一定是「天意使然」,斥巨資買一塊怎麼看都像騙局的「外星人骨頭」……

《宇宙探索編輯部》沿襲了《法制未來時》的黑色幽默風格,以偽紀錄片的方式,讓唐志軍以及身邊的人一一對着鏡頭「接受採訪」,而在小山村四處訪問的片段,更是集鄉村訪問節目之精髓,令人笑到飆淚。

笑完後,會發現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認知局限中:唐志軍堅信探尋宇宙對人類的必要性,被找到的村民A拿出功德箱想撈一筆,村民B覺得一群莫名其妙的人來這裏簡直荒謬還假裝聽不到,村民C、D、E也未必看到實情但以訛傳訛聊得熱鬧,而由始至終也理解不了唐志軍的「市儈女同事」吃着水果翻着白眼,心直口快地評論「這不就是一群神經病嗎!」

比起片名帶給人的「科幻」錯覺,筆者看完本片更能感受到的,其實是「人心比宇宙更難揣摩」。唐志軍對宇宙的熱情顯得過火,但這世上痴迷花鳥蟲魚,守着「超話」論壇快樂追星的朋友,都有些屬於自己的「執念」。這些在旁人眼裏不可理解的固執,可能卻是當事人活下去的動力,也是人的可愛之處。

探索過程或解心結

影片為唐志軍安排了一個相對理想化的結局,而他如此痴迷宇宙的原因,也在片尾給出了答案:原來,掙扎探索到遙遠宇宙的盡頭,想要明白的還是身邊人的內心。而可悲的是,就算真的探索到了宇宙的盡頭,依然無從理解親近的人的想法。那這樣的追尋是否不必要呢?或許也不是,因為探索的本身,或許也正是解開心結的過程。

導演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映後談表示,就是因為人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和理解,才需要有文藝作品,大家在看這部戲時一起笑,和作者共鳴,也和現場與自己笑點一致的人產生共鳴。看完這部影片,觀眾們是否能和主人公一起探索宇宙不重要,但或許,大家都能因此對自己的內心多一分感知,也對身邊的人多一些理解吧。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