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規劃和執法並重 加快土地開發

特區政府強調多元覓地解決「上樓」難,而分布於新界、面積達1500多公頃的棕地正好派上用場。不過,棕地業權複雜而分散,更涉及各種違例用地亂象,有些已是歷史遺留問題,要有效整合如此龐大土地並不容易。特區政府需要有迎難而上的非凡勇氣,一方面拆牆鬆綁,簡化拓土程序,一方面有法必依,打擊違例亂象。必須打破阻礙發展的各種利益藩籬,才能真正實現安居樂業的夢想。

其實早在一九九七年,特區政府就規劃發展棕地。上屆特區政府任內展開土地大辯論,發展棕地這一選項得到九成公眾支持。但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現時有900多公頃的棕地被分割無序發展,有的被違法用作露天貨櫃場長達20多年,有關部門始終束手無策。其中,鄰近邊境禁區的上水恐龍坑一帶,面積約17公頃,政府於2013年有意發展為住宅,但根據2017年核准的恐龍坑分區計劃大綱草圖,這區域被劃入「農業」地帶,整體規劃意向是保育自然景觀,利用天然環境作為市區和近郊地區的緩衝地帶。

但真相如何呢?事實是,恐龍坑一帶被違規用作露天貨櫃場,大型鏟泥車來來往往,塵土飛揚。大公報記者從現場航拍相片發現,貨櫃疊成一幢幢,排列有序,一直深入到山谷,估計場內有至少900多個貨櫃。鄰近這個貨櫃場的一塊農地,面積更大,也有鏟泥車在施工,建成類似鐵皮屋的單層臨時建築物;而在貨櫃場的左側,同樣有一幅正在施工的土地,有臨時鐵皮辦公屋及大型吊臂車,有些地方鋪上了厚厚的灰色石屎,這與建築署核准圖顯示的「綠油油」的綠化地帶形成強烈諷刺。

名為農地,實則被違規用作貨櫃場或臨時停車場,有關部門不知道嗎?當然不是。規劃署在答覆記者查詢時承認,有關土地被違規使用,建築署於今年5月根據城市規劃條例,向有關人士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要求中止有關違例發展。如果違例發展未有中止,建築署考慮採取進一步管制及檢控行動。但顯而易見的是,有關土地仍在違規使用,規劃署的通知書變成一紙空文。

恐龍坑土地問題並非孤立個案,被違規發展牟利的情況在新界大量存在,可謂人所共知的事實。有些問題積重難返,尾大不掉,由於問題太普遍,幾乎形成了一種法不責眾的情況。嚴峻的現實,凸顯香港土地問題的真相:香港並非沒有土地可供發展,而是大量土地可望而不可及,珍貴資源要麼被投閒置散,要麼被違例使用,另一邊廂是無數無殼蝸牛望樓興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歷屆特區政府都將拓土建屋列為重中之重,甚至提出寸土必爭、見縫插針的口號,奈何衝不破各種利益的交纏和阻力,空有雄心壯志,結果是房屋問題愈演愈烈,成為長期困擾香港、影響深遠的重大深層次問題,甚至衍化為政治問題。

現在,問題留到新一屆政府手中。抓住機遇,抱定「不負人民」的宗旨,行政長官李家超表達了解決土地房屋問題的決心,強調要「提速、提效、提量」。有了方向目標,最重要的是行動,該改劃的土地改劃,該收回的土地收回,該簡化的流程簡化,該打破的禁區打破。我們相信新一屆政府既有克服重重困難的勇氣,也有解決複雜問題的策略和措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