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自我完善/象與騎象人\米哈

上回提到,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寫了一本經典作《象與騎象人》,比喻人的心理「有一半像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而快樂的關鍵在於象與騎象人的拉扯互動。於是,我們會問:騎象人有什麼技巧去駕馭這一頭大象呢?

答案是騎象人不能強行駕馭大象。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事情:我們不是騎象人,而是「象與騎象人」。換言之,我們不能夠只代入騎象人的主觀意識,而忽視了象的感受與想法,因為象與騎象人都是我們,而我們不應該對自己厚此薄彼。

我們總以為,騎象人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夠控制好代表情感的大象,如我們可以抑制慾望而守法合禮、我們可以管理好嘴巴而不說出傷害人的心底話等等。但,這只是剛好大象情緒好的時候,而不全然是騎象人控制着大象。

大象也有主觀意識。當牠心情不佳,而前行的方向與騎象人不一致時,騎象人便隨即失去了對大象的控制。我們理解此舉為「大象在反抗騎象人」,但事實只是大象在走自己想走的路罷了。

我們的文明強調理性而看輕情感,所以當大象情緒不好,做出與騎象人不一致的動作,那就是不合理性的行為,甚至是「壞行為」。

然而,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總是在關鍵時刻失去對大象的控制呢?海德提醒我們,所謂「關鍵時刻」,就是我們遇到突如其來的變化,或接受到新資訊的時候。

舉例,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知道伴侶出席一個工作場合時,大象會乖乖的如常理解此事,而不會有什麼反應,但一旦有了「情敵也會在場」這新資訊時,大象往往會瞬間失控。

伴侶要出席一個有情敵在場的活動之「關鍵時刻」,也是理性上最不應該吵架的時刻,但偏偏就是我們會失去理性而妒忌或發怒的時刻。為什麼?海德說,當人接受新資訊時,第一個作出反應的是大象,而不是騎象人。那怎麼辦呢?下回分解。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