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人生在線/父母的嘆息\文秉懿

香港特區政府向合資格市民派發電子消費券,受惠者當然高興,早盤算要買這樣,買那樣。市民收取消費券的其中一個途徑是利用八達通卡。

一位朋友的女兒到外國升學,離開前把八達通卡交給父親,叮囑他一定要購物,一元不留,否則就虧了。他滿心歡喜,以為女兒把消費券送給他使用,不禁老懷安慰,想到女兒上大學,長大了,懂得感恩。可惜他思想太簡單,原來女兒出國前「託孤」的動機是要求父親為她購買她的用品。她表示將會向父親發出清單,列明她的目標,要求父親利用八達通消費券為她搜求心頭好。最後她吩咐父親一定要盡快完成任務,把物品快遞送到她手上。朋友知道真相後,覺得難過。

他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們,說話的時候沒精打采,語氣帶一點無奈。大家聽了,都明白他失望。他每天辛勞工作,省吃儉用,攢錢讓女兒到國外升學,想不到女兒連一點好處都不讓他享用。可是,難道我們批評他想法天真?時代不同了,人心變異,多數人都只為自己設想。有些兒女,總是相信自己是父母的債主,向父母索取,理所當然。大家唯有說一些讓人聽着順耳的話,希望安慰他。有人解釋女兒信任他,所以才把卡交給他,獲得人家信任是值得欣慰的事情。立即有人和議,指出他在女兒眼中,是最親密的人。少女每多藏心事,打算買什麼也讓你知道,可見二人關係深厚。另外一個人讚賞女兒,她寧可利用政府發放的資源購物,也不要求父親花費,為父親省錢,她是懂事的。有人甚至提出,女兒沒有把你的消費券吞併,可見她是孝順的。眾人你一句,我一句,似乎言之成理,卻帶一點歪七扭八的味道。總之都是出於好意,但願他寬心。

我一直只是聽到周圍的人談論要給自己買點什麼,也有已經為人父母的為子女消費,可是沒有聽到有人打算為父母買禮物。俗話說「養子方知父母恩」,自己當上父母,固然整天記掛孩子的需要,應該也會想到生養自己的人吧?

由這件事我想起早前一件在朋友圈中流傳的事情。

一對夫婦已經退休,早已償還房貸,兒子大學畢業,有工作,收入穩定。二人不奢望兒子供養,到底「養兒防老」這個算盤打不響,「積穀防饑」才是上策。他倆喜歡旅行,背着養育兒子的重責時不敢胡亂花錢,只好看旅遊節目望梅止渴。好容易等到兒子經濟獨立,夫婦倆決定多到外面遊玩,享受二人世界。去過幾次後,兒子向他們爆發不滿。他指責父母旅遊花掉他的金錢,父母聽到這個說法,摸不着頭腦,錢是自己的,兒子胡說八道。原來兒子的理論是,他是獨生子,父母死後財產統統歸他所有。父母在世時多花一分錢,留給他的就少一分錢,所以他對於父母在娛樂方面消費不滿。兩老聽到兒子的歪理,氣得幾乎暈倒。他們決定為自己多花錢,立下遺囑,要是死後有財產留下,全數捐出。兒子當然不滿,聲稱不再照顧父母。

我不知道事情的結局如何,也許這對夫婦可以鐵定心腸,堅持這項決定,也許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向兒子讓步,甚至為了多留財產給獨子而恢復當年儉樸的生活模式。我是局外人,說話當然可以隨心所欲,不負責任,什麼「要是我的兒子這樣對待我,我立即把他趕出家門」,什麼「換了是我,我一定跟他算賬,迫令他還錢」,說來容易,執行困難。為人父母,除了搖頭嘆息,別無他法,誰叫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