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公評世界/美中期選舉結果或催生俄烏戰爭變局\周德武

11月8日,美國兩年一度的中期選舉正式開鑼。這場選舉不僅將「影響美國未來10年的政治走向」,也可能極大改變烏克蘭戰場格局。

美國中期選舉歷來有一個所謂的「政治魔咒」,即在任總統所在的執政黨一般都要輸掉這場選舉。美國幾家權威的選舉網站最新預測,眾議院被共和黨控制已無懸念。參議院選舉形勢也向共和黨傾斜,尤其是賓夕法尼亞、亞利桑那、內華達、威斯康星、佐治亞等搖擺州,雙方廝殺激烈。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拜登聯袂奧巴馬共同出席競選集會,與特朗普相互攻訐,三位頭面人物在同一時空齊集賓夕法尼亞州,足見這裏的競選形勢是多麼緊張。當然,共和黨的目標不限於此,他們更希望在全國掀起一場「紅色浪潮」,讓拜登徹底成為「跛腳鴨」,甚至開啟對這位總統的彈劾程序,為特朗普報一箭之仇。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在對烏援助問題上形成高度一致,《烏克蘭戰爭租借法案》也獲得快速通過。迄今為止,美對烏的直接軍事援助高達182億美元。

但近一段時間以來,共和黨不斷放風,稱將在中期選舉之後全面檢討對烏援助,不再向烏克蘭開出「空白支票」。眾議院民主黨「激進左翼」也致函拜登,要求重新考慮對烏克蘭戰爭的支持。雖然這些人迫於壓力,撤回了這份信件,但凸顯黨內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由此看來,兩黨在援烏問題上的高度共識已不復存在,與白宮攤牌只是時間問題。

據《華盛頓郵報》11月5日報道,拜登政府私下向烏克蘭方面施壓,要求其對與俄羅斯談判持開放態度。美方稱,這並不是壓烏克蘭馬上回到談判桌,但對談判保持開放態度有利於佔據國際道義制高點。在俄羅斯宣布兼併烏克蘭四個地區(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扎波羅熱)之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明確表示,只要普京待在台上,他們永遠不會與之展開談判。與此同時,烏方在西方先進武器的支援下,最近加大了收復失地的力度,尤其是在赫爾松地區有所斬獲,並劍指克里米亞半島。澤連斯基表示,「最想做的事是視察克里米亞半島,去那裏看海」。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俄烏戰爭之所以能夠持續8、9個月,很大程度上是澤連斯基把這場戰爭變成了真正的代理人之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軍事援助,讓烏克蘭獲得了不少底氣。現在的問題是,對烏國際統一戰線正面臨瓦解的危險。一旦西方軍援斷了頓,澤連斯基的命運可想而知。

烏克蘭戰爭對世界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西方國家使出了極限制裁的「撒手鐧」,徹底打亂了全球能源和糧食供應鏈,助推世界性通脹創出新高,美國成為這場戰爭為數極少的幾大贏家之一,全球資本紛紛尋找避風港,美元大量回流美國本土,一些歐洲國家的高耗能企業因無法承受本地的能源價格,不得不將工廠遷至美國。另一方面,由於許多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普遍患有戰爭疲勞症,隨着俄烏戰爭的不斷升級,俄羅斯提高了核威懾水平,有關烏克蘭動用「髒彈」的報道不時流出,世界對於開打一場核戰爭也是充滿了憂慮。

印度總理莫迪不久前與澤連斯基通話,希望從中斡旋,但遭到拒絕。巴西當選總統盧拉也明確表示,「澤連斯基與普京一樣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南非在譴責俄羅斯佔領烏東四地區的聯大決議中投下棄權票。

新興大國的立場自不必說,在西方七國集團之內,圍繞俄烏戰爭的立場也出現越來越大的分歧。法德兩國民眾表示,支持烏克蘭沒有錯,但不能以懲罰自己為代價。法國總統馬克龍抱怨,美國不應乘人之危,高價向歐洲出口天然氣,顯然這樣做不夠朋友。德國一直在對烏軍援方面羞羞答答。英國首相蘇納克也不再像他兩位前任那樣對烏表現得那麼狂熱。

11月4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秘密訪問基輔並會見了澤連斯基,他向烏方保證,烏克蘭將會得到所需要的一切援助。但形勢比人強,如果美國國內中期選舉結果徹底倒向共和黨,那麼今後對烏援助一事將不完全由白宮說了算,所有涉烏法案的通過都會面臨共和黨的巨大掣肘,這是不以拜登及其國家安全團隊的意志為轉移的。

戰爭是燒錢的機器。這兩天馬斯克再次要求英、美軍方以及北約有關國家為他的烏克蘭「星鏈」通訊服務支付數億美元的賬單,1300個「星鏈」終端已停止服務,引起烏克蘭士兵的恐慌。或許俄烏戰爭的轉折點就埋在這些賬單的爭執之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