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會內外/交通帶動「北都」發展 「三鐵三路」宜早動工\嚴 剛

香港特區政府去年10月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議於北部都會區內推行多個土地發展、鐵路和自然保育項目,社會各界更紛陳建議,呼籲在推動發展創新科技產業中,加速深港兩地的深度融合,推動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報告明確提出發展「三鐵三路」,擬在今年底展開諮詢,明年底整合意見,制定整體交通運輸藍圖。但若然當局只按部就班推動有關工作,明年底才能有初步規劃藍圖,預料真正成事極有可能已是十年之後。因此,交通基建宜先行動工,連接北部都會區特別是口岸經濟帶的鐵路公路,只有先行規劃先行施工,才能推動北部都會區成形成勢,成為香港特區未來經濟長遠發展的新增長點與動力。

隨着港深口岸經濟帶發展及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需要,盡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特別是先行建設暢達的城市交通運輸網絡,已然成為政府施政優先考慮的選項。北部都會區地理緊接深圳,如善用大灣區優勢及配合國家發展策略,「北都」勢必成香港未來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運輸基建驅動發展方面,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會落實「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競選政綱,推展《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建議興建的三條主要幹道及三條策略鐵路,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和鐵路系統,拉動未來發展,當中建議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洪水橋和前海,便利港深往來,促進香港與大灣區融合發展、互聯互通。

民建聯早前建議特區政府營建「新南北幹線」(12號幹線)分流吐露港公路車流,將蓮塘口岸、大埔創新園及科學園形成串連帶,以配合本港創科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科研產業鏈;興建「北部快速通道」將北部都會區的東、西面打通;增設多條支路,更大發揮11號幹線分流效用;興建「荃葵沙中央鐵路」構造新界中部環迴鐵路網;興建「新南北鐵路」;在人口密集地方加建鐵路站;以基建帶動發展項目,構建環迴幹道新市鎮發展帶。

上述建議的主旨就是借助交通網絡建設,提升沿途站點的產業布局,形成與港深七大陸路口岸優勢互補差異分工發展的新型發展格局,在加強與深圳協同發展的進程中,通過深度融合形成創新科技產業驅動的新經濟發展格局。

特區政府應該總結過往鐵路建設帶動新市鎮發展的成功經驗,推動交通基建多元化建設。

引入智能化集體運輸系統

就交通基建而言,引入多元營運方案、引入智能化的新集體運輸系統,配合環保綠色公交發展,並參考內地新研發的大型綠色交通運輸工具──智軌(無軌)列車,如規劃連接北部都會區與九龍塘一帶的新鐵路項目,讓市民短短數分鐘內即可由市區抵達北部都會區,讓公共交通服務更加快捷靈活,從而不至於令到「北都」被視為山高路遠的畏途,影響人才的有序合理流動。若該鐵路的興建及設計能夠加快上馬,爭取與北環線同期通車,既串聯了口岸經濟帶,又確保與市區密集快速連通,便能夠令到規劃發展中的北部都會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開闊的前景。

在這方面,完全可以借鑒北京市近幾年推動的通州副中心區發展規劃,在短短幾年時間就能夠有效紓緩市區交通住房就學壓力,並且帶動輻射周邊地區發展,讓資本市場看到政府推動北都區發展的雄心,也讓內地創新科技產業看到港深融合的無障礙通道及其廣闊前景,從而形成資本合力與市場效應。當然,前提條件就是能夠極為便捷地往來市區與「北都」。否則,別說發展,就連遷移部分政府機構往北部都會區因為面對強大的阻力而難以推動落實。

國家「十四五」規劃及施政報告雖然為香港未來發展描繪了光明前景,但關鍵還在於執行力與推動力。如果按照目前計劃於年底進行公眾諮詢,並且於明年年底整合形成初步意向,然後再進行招標規劃,恐怕本屆政府任期結束甚至都未曾動過一鏟土一顆石。李家超一再強調要拆牆鬆綁,提升效率,加快發展,這不僅僅需要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還必須具有慢進就是退步的危機感,更要具有緊追快趕才能搭上內地發展快車道、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責任感。

香港在創新科技方面的發展明顯落後於深圳,深圳一日千里的發展勢頭,絕對不會因為要等待香港發展而停下腳步。特區政府若然沒有前瞻性的超前發展意識,沒有彎道超車的發展膽識魄力,依然蕭規曹隨看着老黃曆過日子,只會令到深港差距日漸拉大,到時別說爭做龍頭,恐怕連龍尾都無人睬。

因此,特區政府應該就涉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的交通基建做先行規劃,主動與深圳當局協商溝通,並且積極主動對接深圳口岸交通網絡,對接深圳各片區發展規劃,通過口岸經濟帶的發展,帶動北部都會區的建設發展。特別是針對深圳創新科技發展的產業布局,利用本港在創新科技方面的研學優勢,資本市場的融資優勢,聯通外部世界的橋樑優勢,確保資本自由運作的法治優勢,培育具有競爭優勢的本港創新產業,令到北部都會區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經濟增長點。香港背靠強大的祖國,內地「基建狂魔」的強大基建實力,更應該成為推動北部都會區快速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

立法會議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