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屋車場月租貴過太古城」,《大公報》本月17日的報道引起廣泛回響!記者揭露疫情下私營公司管理的公共屋邨停車場加租無王管,甚至有半年加租兩次,令不少「搵食車」司機「死頂」捱貴租,基層苦不堪言。
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將去信立法會房屋委員會跟進問題,倡議實施監管及訂立租金上限,要求增加車位供應量。香港公屋聯會會長王坤要求政府對這些物業出售後的契諾監管,保障屋邨住戶權益。\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在報道刊出後,對《大公報》表示,無王管的瘋狂加租,對住在屋邨的搵食車司機及市民,非常不合理,民建聯內部已對問題展開討論。
陳恒鑌倡多建停車場
「現時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檢視公屋為基層提供設施服務的原則,政府在出售這些物業後,剩餘的監督權還有多少?」
陳恒鑌表示,正考慮去信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跟進事件,討論上述問題,包括在法律的權利上,實施監管及訂立租金上限,「我會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上跟進問題」。
此外,他建議政府在公屋附近興建多層或智能停車場,通過增加供應量,平衡加租壓力,減少對基層市民的影響。
香港房屋聯會會長王坤向《大公報》表示,領展、基滙資本在這幾年來,逆市狂加租,有違社會責任。領展不斷將旗下停車場及街市分拆出售套現,或已違反當年房委會分拆出售商業零售設施的原意,政府及房委會當年的分拆決策有錯,造成今日的惡果。
王坤質疑新業主違規定
王坤認為,房委會應對分拆出售後的停車場及商場,履行監管對方是否執行契諾的責任,有無違反當年房委會出售這些屋邨設施時的規定,即當年針對領匯(領展前身)上市的規定並要求對方做到的事項。當年出售商業樓宇的面積按公契是有規定範圍的,但物業售出後,卻發現領匯將商場、街市「發水」,增加出租面積,應跟進當中是否違反契諾規定。
此外,在停車場使用上,亦有契諾規定大部分的車位,應給予屋邨居民租用,這亦是當年房委會出售這些停車場時的契諾規定。
王坤續指停車場瘋狂加租,主因是區內車位供應不足,以致私營機構「有恃無恐」。政府及房委會應積極增加當區露天或室內車位供應,凍結租金,抗衡商業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