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傳統手藝人的與守變(一)/「時代在變 我只想修好每一個雀籠」

  圖:陳樂財一絲不苟維修雀籠。

編者按

是否有些事物注定會消失?今年,百年老字號蓮香樓執笠,霓虹閃耀逾40年的「冠南華」招牌也成為歷史……香港傳統手工藝也與消失的老字號一般,愈見稀貴。然而也有一批手工藝人,依然選擇堅守,他們相信經過雙手打造的工藝,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大公報記者走訪雀籠師傅陳樂財、花紐師傅浦明華、霓虹燈製造師劉浩輝,從他們的故事,且看各自的「守」與「變」。

今年8月,屹立香港百年的蓮香樓正式結業,此前店內懸掛的雀籠裝飾,述說着過往時代人們對於養雀的熱忱。論及養雀,就不能不說到製作雀籠的手藝人。位於太子園圃街一隅的財記漆籠修理店,店主人陳樂財是本地碩果僅存的手造雀籠師傅,造雀籠、修雀籠達60年之久,但時至今日也已經不再造籠、只負責修理,「我快80歲了,每日都堅持擺檔,為的是能夠好好維護、留住前人的手藝。」陳樂財坦言,手造雀籠工藝離今人生活已漸行漸遠。\大公報記者 劉毅(文、圖)

一個午後,大公報記者走訪鳥鳴陣陣的園圃街,還未到財記漆籠修理店。一位約莫50歲左右的路人,已能清晰告知陳樂財的詳細地址。待見得其人其店,舖面雖不過百呎,卻掛滿各式各樣的雀籠。記者報上名來,師傅手上活不停,正忙於修理一個雀籠,一遍遍為一個陳舊的雀籠刷着油漆,「你別看它只是小小一個雀籠,內裏卻大有乾坤嘞。」陳樂財向記者說道:「但現在愈來愈少人買手造雀籠了。」

或許在他人眼中,養雀是貴公子的愛好,雀籠也只是一種承載物。但在陳樂財眼中,手造雀籠充滿工藝美學,「我13歲開始學做雀籠,當時正值上世紀50年代,不少人去學做其他更為實用的木工工藝,但我偏偏喜歡手工藝,雀籠能體現能工巧匠的智慧,造籠就是打造藝術品,所以選擇職業方向時,毋須做他想,就是它了。」

入行時─「玩雀」盛行

陳樂財入行之時,恰逢香港「玩雀」文化蓬勃發展,「當時,茶客會在去茶樓飲茶時帶上一籠一雀,彼此之間交流養雀經,炫耀自己的雀鳥如何『優秀』。後來,工薪階層也會在公餘時間,養雀以培養生活情趣。」

人常說一念三千,陳樂財憑藉當初的學藝想法,投身手造雀籠,一做就是60餘年。如今雖然有些耳背,但手上功夫卻絲毫不含糊,「咩雀配咩籠。」陳樂財闡釋,想要打造一個好的雀籠,需要考慮到雀鳥的體型和習性,如此一番思量,才能為雀鳥提供合適的居住環境。

事實上,雀籠製作過程複雜,「不僅要手中有竹,也要心中有數。」陳樂財如此闡釋手作過程:「從竹的選料、配件製作、雕刻及上漆等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用心思考。單單是造籠前,為防止鳥籠做得左右不對稱、長短不一,削減造籠用的竹篾已經要花費相當功力;其後,再將竹子用煤油燈加溫,以形成適合造籠的弧度,之後再逐條穿過雀籠底部籠圈上的小洞。最後,籠底以及籠腳的花紋,還需要請專人來雕刻。往往,一個月能做出兩、三個鳥籠。」

所謂慢工出細活,製作鳥籠除了需要一定的藝術天分,也要眼明手定,「人手打造鳥籠,製作時間長,年輕人斷然不會為此下功夫。當然沒有人願意入行學習。不僅如此,現在養雀之人也愈見稀少,製作雀籠能賺到什麼錢?無非是吃力不討好。」陳樂財無奈道。

千禧年後──「聞雀色變」

緣何至此?千禧年後香港的禽流感,導致市民「聞雀色變」,餐飲場所禁止帶雀籠入內,雀鳥更無法搭乘交通工具。「無解,市民不能帶着籠中雀搭乘交通工具,便也去不了茶樓交流經驗。」陳樂財續指出:「等到了什麼時候,養雀人也可以正常搭車、出行,養雀人自然會增加。」

然而,本地的手造雀籠業還能等到嗎?陳樂財雖是造籠的老行尊,但形勢比人強,陳樂財也不得不轉去維修雀籠,「如今的養雀人對雀籠並沒有太高要求,是否手作、是否做工精美,已經不是重要問題,再加上手造一個雀籠,費時費事,以我現在年紀和精力而言,只是維修雀籠,很多時候,一個工序,就已經需要一整個下午的時間。」

2013年列入非遺

雀籠製作技藝於2013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但目前也只有陳樂財製作經營的財記漆籠修理尚在營業,默默維修雀籠。至於何處找尋能夠手造雀籠的手工師傅?陳樂財嘆道:「恐怕是要到內地去搵下了。」被問到若香港之後沒人懂得造雀籠,他會不會覺得好可惜?「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時代在變化,養雀人少了,想要造籠者更是寥寥無幾。人們的喜好不同,就會有事物被淘汰。」

如今,陳樂財雖已近耄耋之年,依然堅持每天出檔,間中休息,早上10點開始營業,傍晚收工。記者採訪結束時,他不僅結束了話當年,手中的鳥籠也成功翻新,一層閃亮亮的生漆遮蓋了原本滄桑的劃痕,「我不會去想很久的事,也不會去思考這門手藝如何繼續傳承,只想認真修好每一個雀籠,保護前人造籠的心血。」

「我現在只想認真修好每一個雀籠,以此留住前人造籠的手藝。至於日後香港是否還有人懂得手作雀籠,已經不是我所能關心的事。」

手作雀籠師傅 陳樂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