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人物專訪/積金易擬後年推 業界:推動產品創新

  左圖:潘紀紅強調,強積金為長線投資,若市況不佳,亦毋須過分擔心。右圖:強積金制度實施已23年,愈來愈多人重視強積金投資。

積金易平台(eMPF)的構建如火如荼,不過進度有所延遲,積金局仍然有信心在2025年推出,實現既定目標。退休積金計劃協會主席潘紀紅表示,積金易推出後,強積金市場整個生態圈均會大變,但有危就有機,當平台統一後,保薦人的行政服務,對客戶而言已無太大區別,保薦人將更着重產品創新及投資表現,並於提供更多教育及管理資產工具,做好品牌建設。「因為當平台服務統一後,客戶多會選擇自己熟悉及有信心的品牌。」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料續升

「積金易平台推出後,保薦人不用再提供行政服務,只能在加強產品及服務體驗方面下功夫。」潘紀紅稱。事實上,業界一直希望可提供更多產品選擇予投資者,希望積金局加快開放及審批更多不同類型產品,供強積金成員投資。積金局早前表示,會優化強積金計劃基金審批標準。受託人將會獲准提供新類型基金,包括中國A股基金、股票市值較大國家的單一國家基金(現時為中國、美國及日本),以及符合一定條件的特殊基金,如以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為主題的基金。

潘紀紅說:「強積金制度的實施已踏入23年,推出初期很多人對強積金抱負面看法,但隨着強積金戶口平均資產累積至22.4萬元,愈來愈多人重視強積金投資。」另一方面,市民亦意識到強積金的投資管理費,相較其他機構便宜得多,因此很多市民利用自願性供款作為投資工具之一。她續稱,隨着積金局進一步放寬投資範圍,如強積金可以買國債、A股基金等,相信未來自願性供款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會持續上升。

全球去年投資環境惡劣,強積金表現令人失望。被問到有否看到市民的投資取態有轉變,她表示,每個人對市場的看法均不同,有人在恒指處於萬五點時繼續投資港股,亦有人將基金轉往保守基金。她強調,強積金為長線投資,不論短期市況如何,市民亦毋須過分擔心,只要選取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及定期檢討投資組合就可,若不懂投資,可請教專業人士協助。

戶口電子化比例勢加速

對於積金易的推出對保薦人的影響,潘紀紅坦言,保薦人需更新系統與平台對接,短期成本一定上升,但這只是一次性開支,長遠只要保薦人資產管理規模(AUM)有足夠大,可抵銷有關成本,但對一些小型保薦人可能會有些困難。至於強積金保薦人之間會否因此出現整合,她表示,積金易平台準備工作正如火如荼,在推出之前,短期內看不到有整合潮,要待平台正式營運後再作觀察。

潘紀紅強調,未來大灣區發展將為業界帶來巨大機遇。「內地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正大力推動發展『第三支柱』,會為香港強積金保薦人帶來發展空間。」世界銀行在1994年提出三大支柱的退休保障方案,分別是由政府管理以稅收資助的社會安全網、由私營機構管理的強制性供款計劃及個人自願性儲蓄及保險。

積金易目標是營運5年後,達至九成的數碼使用率。潘紀紅透露,現時個人強積金戶口電子化比例十分高,而大至中型企業電子化比例為七成,但中小微企電子化佔比不足一半。她表示,平台推出後,要加強相關教育,加快推動電子化。 大公報記者邵淑芬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