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英倫漫話/皆為戲言\江 恆

  圖:李斯特城的皇權球場附近,有一條以英格蘭足球名宿連尼加(Gary Lineker)命名的路。\法新社

英格蘭足球名宿連尼加(Gary Lineker)近日遇到了麻煩,他因批評英國政府的難民政策,遭到英國廣播公司(BBC)暫停他主持的節目,進而引發眾多主持人以罷錄聲援,這場風波折射的問題卻遠不止這麼簡單。

連尼加作為活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球星,在英國體育界擁有相當的號召力,他退役後主持BBC王牌足球節目《今日賽事》長達二十年,積累了不俗的人氣。早前他在個人社交平台,炮轟英國政府計劃出台禁止難民入境政策,指當局對他們限期遣返的做法殘忍,與上世紀三十年代納粹德國相似。他的言論激怒BBC,隨即被暫停主持人的職務,外界對此強烈反彈,一批BBC主持人聯合罷錄節目,英格蘭足球協會甚至發表聲明抵制BBC,他們的訴求只有一個──維護連尼加的「言論自由」。

無獨有偶,不久前BBC剛停播了知名的系列生態紀錄片《荒島》其中的一集,擔心破壞自然的主題可能會遭到保守黨政客和右翼媒體的強烈反對。這部由英國著名生物和自然歷史學家大衛·艾登堡爵士解說的影片,主要介紹不列顛群島的自然美景,並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及皇家鳥類保護協會部分注資拍攝,但當中也涉及英國大自然遭人為破壞,並提到重新野化、恢復自然地貌等概念,而這些內容很容易被理解成針對當局。輿論對BBC同樣提出批評,指其將民粹主義和政治把戲置於保護大自然之上,違背了公共廣播的責任。

表面上看,這是兩起孤立的事件,但因BBC都以採用「公正性原則」為行動藉口,也引發外界長久以來對其新聞職業操守的質疑。有評論認為,至少在連尼加一事上,BBC沒有做到它宣稱的「不偏不倚」,例如就在去年底,作為英國版《飛黃騰達》主持人的企業家休格也在推特上發帖,公開支持保守黨的政策,卻沒有因此被停職,用英國網民話說,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背後有着明顯的政治目的。

回顧歷史,BBC作為沒有廣告、不接受商業利益的公共媒體,向來號稱沒有政治立場並以服務大眾為宗旨,但它實際上從沒有真正保持過中立,在英國各大政黨間經常左搖右擺,政治上十分投機。比如,針對保守黨,有時它會從吸引眼球角度放大反對聲音,以至於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丈夫曾怒斥其是「英國渾蛋公司」(British Bastard Corporation)。而對於工黨,它又時常迎合噪音最大的右翼保守勢力,在報道上刻意加以扭曲,像著名左派科爾賓擔任工黨黨魁期間,BBC有關他的很多報道都被證明是斷章取義甚至故意抹黑。根據卡迪夫大學的研究報告,與另外兩家英國公共媒體ITV和Channel 4相比,BBC採納的消息來源明顯更偏頗。

去年BBC成立一百周年時,有關這家「百年老店」的誠信問題曾引起激辯,學界引用大量事實證明其在很多報道上有失公允,當中不乏那些見不得人的「黑歷史」。比如,轟動一時的違反編輯原則的造假事件。二○一五年,BBC被爆在紀錄片《人類星球》中多處造假,包括:用半馴化的狼代替野狼拍攝,並且很多鏡頭都是刻意擺拍;印尼雨林中樹屋原住民科羅威人片段不真實,他們實際居住的地方遠沒有影片中那麼高;拉瑪萊拉鯨魚獵人用傳統的方式捕鯨,一叉子下去沒有命中,但解說詞卻說「他命中了」,等等。多年後迫於輿論的壓力,BBC親口承認紀錄片中存在上述諸多不實之處。

另一個不難洗刷的污點,便是以欺詐手段採訪已故戴安娜王妃醜聞。一九九五年,BBC記者巴希爾在《廣角鏡》節目中以編造謊言、偽造文件等方式,騙取了戴安娜的信任,從她口中套出那句著名的「這段婚姻裏有三個人,所以有些擁擠」,戴安娜甚至講出自己有外遇的隱私。二○二一年,英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戴森勳爵發布獨立調查報告,證實該節目的製作流程、採訪手法等全部違規,而BBC參與了掩蓋。

BBC最受詬病的還是國際新聞報道,從敘利亞「化武襲擊」問題上自導自演,到中國採訪中出現「陰間濾鏡」的手法,無處不流露意識形態色彩。有學者指,BBC這個負責「對外傳播英國價值觀」的機構,有着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如果英國對某個國家或地區持有敵意,對它們的虛假報道就會「比例高得驚人」。反之則採用截然不同的話語體系。

有趣的是,去年九月,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後,BBC發布了一段四分鐘的短片,聲稱紀念女王與非洲國家的長期關係,卻遭到數十萬網民留言質疑其要把「殖民主義洗白」,那所謂的「長期關係」,不過是非洲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被種族隔離、奴役和殺戮。

BBC前總裁馬克·湯普森在《皆為戲言》一書中談到,如今在英國,人們對媒體的信任度很低,有段話聽起來更像是自白。他說,「媒體宣稱自己不帶任何偏見,但實際上有很多小心思,它們指責政治人物說一套做一套,但賊喊捉賊的恰恰是它們自己。」

友情鏈接